第(1/3)頁 縣局。 專案組這邊兒已經把冒領的那個老太太給抓了起來。 幾乎沒費什么工夫,她就招了。 畢竟也是個普通的老太太,再狡詐奸猾,證據擺在面前,她咋可能不招,總不能自己就去頂那個最重的罪。 要知道,這么多年累積下來的金額可是十分巨大的。 巨大到可以吃花生米了! 她這個性質又和張翠芳不一樣,張翠芳那么不存在冒領,畢竟楊棟梁就是寄給她的。 不過是在附言這一欄上寫明了用途,當媽的挪用撫養費,在這個時代,是道德的問題,不屬于法制問題。 咋說呢,屬于清官難斷家務事的那種。 但老太婆這種,是屬于偷盜。 這個老太太叫董招娣,是馬民的二姨,家里距離紅勝鄉公社比較近,老太太交代,是馬民找上她喊她代領的,每次給她兩塊錢的報酬。 所有的表面證據,都指向的是馬民。 “目前,沒有任何線索證明這件事和包向黨有關。”嚴正皺眉道。“傅秋石同志,為什么你會懷疑包向黨?” 傅秋石:“單馬民一個人,不可能將這件事瞞得那么好,瞞了這么多年都沒人知道,必定會有人給他打掩護。” “打掩護的人職位不可能低了……我認為包向黨的嫌疑最大!” “我也了解過,馬民這個人比較慫,也挺膽小的,這么大一件事,他一個人是沒有那個魄力去做的。” 有同志道:“可這些都是傅同志你的猜測,咱們辦案子是要講究證據的。” 傅秋石:“他們總是要分贓的,我現在就給領導打電話,喊他匯一筆大金額過來,并且注明這是最后一次寄錢。” “金額巨大,并且還是最后一次寄錢,如果里頭有包向黨的事兒,他一定按捺不住,不會讓馬民一直存到年底再分錢。” “村里你們不方便出面,但我會盯著馬民,一旦他和包向黨分錢,我就給他來個人贓并獲!” 嚴正點頭:“這個可以有,董招娣那頭我們跟她講清楚利害關系,她如果能配合好我們的行動,那就是立功行為,可以給她減刑。” “另外,咱們這邊兒還是要再派兩個同志下去配合傅秋石同志。” “嗯……就去臨縣調派兩個年輕的同志,然后通過縣里知青辦,直接送去前進村做知青。”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嚴正這個計劃。 于是嚴正就去找局長申請,而傅秋石就借用所里的電話打給楊棟梁,請楊棟梁一次性寄個幾百塊錢過來,并在附言上注明這是最后一次寄錢。 前進村。 包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