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第 62 章-《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第(1/3)頁
從漠南蒙古三公主府中發出來的兩封急信,中間僅僅相隔了半日的功夫就一前一后送到了乾清宮。
梁九功從風塵仆仆的護衛手中接過兩封插著雞毛的蒙古信件,將其并排放在了御書房的御案上,確保萬歲爺回宮后可以一眼瞧見,而此時正值下午,康熙領著留守在京城中的兒子們和大孫子待在宮外京郊的試驗田里。
之前康熙將在后世買的各類種子,分成許多份運送到不同省份交給農事官種植,就是想要觀察一下后世種子的普適性,在不同土地上的生長情況。
如今距離春耕結束也有兩個多月了,埋進濕潤泥土中的各種各樣的種子都已經陸陸續續的發芽,春風一吹、夏雨一淋,三百多年后的種子在大清的土地上勃勃生長著。
康熙雖然已經收到了許多外地農事官對新種子生長記錄情況的折子,但不親眼瞧見后世種子的生長模樣,他終歸是不放心的。
四月中旬的時節,京城中的氣溫是要比蒙古大草原上熱一些的。今日難得騰出空閑的康熙遂換上一身靛青色的常服,戴著黑色的瓜皮帽。
除了躺在搖籃小床中睡覺的小十七外,他大手一揮就把太子殿下、直郡王、誠郡王、四貝勒、七貝勒、八貝勒、老十二、老十三、老十四、小十五、小十六,還有他最疼愛的大孫子,全一并拉來了京郊試驗田。
下午申時三刻的太陽漸漸開始往西挪,康熙一行人走在兩邊長著野草的黃土路上,初夏的風將這些人的衣角微微吹起。
三歲多的小十六初次隨著父兄們與大侄子出宮,來到這視線開闊、風吹麥浪的田野間,瞧什么都是稀奇的,小手中捏著一個綠色的狗尾巴草都能樂顛顛地在坑坑洼洼的黃土路上邊走邊跳,哺里還哼著不成曲的歡快小調。
相比較而言,比他小了一歲的嫡長孫顯得倒是更加穩重些。
虛歲兩歲的長孫殿下穿了一身與他阿瑪同款同色的淺藍色小袍子,還未剃頭的烏黑頭發被梳妝宮女從頭頂處開始編辮子一下子編到了發尾,在發尾處用珍珠紅繩纏了一下做辮穗,腦袋上戴著一個寬帽檐的涼帽,唇紅齒白、眼神黑亮的小奶團子倒騰著自己的兩條小短腿亦步亦趨的跟在他阿瑪旁邊,等到實在走不動了,才會仰頭、伸出兩條短胳膊,讓太子爺抱。
金色的太陽光照射在他脖子的金項圈上,發出來明晃晃的光暈。
領著
兒子、孫子一路往前走、一路四周看的康熙在一處麥田前站定,背著雙手,瞇眼打量著生長在田地中綠油油、顆粒飽滿的麥子。
麥子現在已經長到成年人膝蓋那般高了,夏風吹拂間,麥穗亂顫,麥芒相接,麥浪翻涌,一個個隨風搖動的大麥穗瞧著別提多喜人了。
陪侍在帝王、皇子、皇孫身旁的農事官與伺候這些莊稼的老農們望向田地時,眼中也都閃現著奇異的亮光
他們這些人長年累月的與土地打交道,更甚至有的老農們種了一輩子的田了,今歲也是頭一次碰上這般好的糧種。
一個年約五十出頭,額頭上抬頭紋深深,身上穿著粗麻短打、皮膚勤黑發亮的老農忍不住看向衣著富貴、儀態不俗的康熙小心翼翼地開口詢問道:
“老爺,小老兒能問一下像這么好的麥種,明歲還有嗎?”
聽到老農的話,康熙轉頭望去,用手捋著自己下頜上的短須,笑著說道:
“這茬麥子種出來的麥穗,等成熟采割后重后,一粒麥子都不會用來吃,全部留種,明歲自然是繼續用這茬種麥結出來的種子繼續種田的。&34;
“那就好,那就好,小老兒可真是太稀罕這年的種子了。”
聽到康熙的回復,老農一張臉都笑得皺成了菊花。
&34;老爺爺,這年的麥種與往年相比好在哪里啊?&34;
走累了的弘晞被胤極側著抱在懷里,一臉好奇地看向說話的老農奶聲奶氣地笑著詢問道。
他前世是個長在鋼筋水泥、高樓林立中的城市孩子,去農田中的機會甚少,只知道現代的小麥比古時候高產,但除了高產這個優點外,具體現代小麥有哪些壓倒性的優勢他還真是惜惜懂懂。
聽到大孫子/兒子/侄子的問話,康熙、胤極、胤褪、胤祺等人,甚至捏著狗尾巴草轉動著玩兒的小胤祿都仰著頭將目光給移到了老農身上。
一下子被這么多富貴人的視線望著,老農不禁有些緊張。
站在其中的農事官正想開口替憨厚巴交的老農解釋。
老農就伸出粗糲、手指上長著裂口與厚繭子的大手撓著锃光瓦亮的腦門,不好意思地笑道:
“小少爺這問題,小老兒一時半會兒也對悠說不出個條條框框來,不過從我多年伺候麥子的經驗看,今年的
新麥種,麥穗飽滿、顆粒多,一個麥穗上結出來的麥粒能抵得上往年三、四個麥穗那般多。&34;
“除了麥粒多外,更讓小老兒高興的就是這些麥子的麥稈壯實”,像是生怕這些貴人們理解不了自己的意思一樣,小老兒伸出雙手連說帶比劃道:
“這些麥子啊剛從地里面長出來時,不怕踩,不怕吹,可只要冒穗了,各種各樣的麻煩都來了,麥子會害病,還會被蟲咬、被鳥雀叨叨,除此之外,最讓小老兒心痛的就是碰上那大風大雨天,烏泱泱的麥子被吹倒一大片,倒了的麥子有的麥穗還能繼續長,只不過割麥子的時候費點力氣,可有的麥子就是直接廢了,唉。&34;
老農說到最后嘆息搖頭道。
農事官們忙接話道:
“萬,老爺,今年這麥種長出來后,小的發現這些麥子不僅產量高,而且沒怎么害病,還抗倒伏了,實在是令人高興。&34;
“還有悠分下來的那農藥、尿素、化肥,小的也按照說明書小心試了試,悠瞧那東邊緊挨著的幾片田地,從東到西,就是分別使用了這三種新東西,以及農藥、尿素、化肥兩兩結合,三種新東西全用了后的對比生長情況。&34;
“麥子長得最好的就是最后一塊農藥、尿素、化肥全用了的田地,這三種東西還真是利國利民的好物啊!&34;
農事官邊說邊領著康熙一行人往東走,指著一塊塊田地介紹著。
康熙聽到農事官這話,心中復雜極了,他望著使用了農藥、尿素、化肥后,一塊比一塊麥子長得更加壯實的田地,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氣。
這么好的利國利民東西都是當時買種子時,那農貿公司總經理給他的添頭,農藥兩瓶、尿素兩袋、化肥兩袋。
因為東西少而且效用不知道,他就不像種子般往其他省份送,全都用在了京郊試驗田。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看了這后世的麥種,才知道大清如今的麥種質量有多差,看了這用過三種好物的后世麥種田,才知道用不用這好物帶來的差別有多大。
可惜啊,從他在書店里了解到的現代知識,這農藥、尿素、化肥都有完整的生產線,他們大清現在造不出這種立竿見影的農田必備好物啊。
弘晞用小手扒著他阿瑪的肩頭也是環顧四周,對比著瞧不同試驗田
的麥子長勢。
他也不禁無聲動了動嘴,在腦海中對他的系統感嘆道:
【統子哥,果然生產力決定生活狀況啊,后世人吃飽了才開始追求要“吃好”,講究要吃綠色無公害的有機蔬菜與糧食。】
【如今大清的蔬菜與糧食都是有機的,可是擺在百姓們眼前最重要的問題得是能填飽肚子、生存下來。】
【農藥、化肥、尿素對于如今的田地來說真的是太需要了,沒這三種東西,糧種產量再好我感覺也始終是差些東西,畢竟現在的田地不肥,病蟲害又太多了,若碰上荒年來個蝗災啥的,百姓們忙忙碌碌一整年,臨了到頭還是一場空。】
聽到自家奶娃娃宿主越來越擔憂、沉重的語氣,系統調出自己的資料庫瞅了一眼,有些尷尬了,它不是種田系統,資料庫里面沒有儲存多少與農田相關的資料,但身為宿主無所不能的“統子哥”,隨機穿越系統20230508號怎么能承認它不行呢!遂對著弘晞語調歡快地寬慰道:
【宿主,任何事情都是得一步步發展的,等回去后本系統好好翻一翻資料庫興許就能找到許多適合大清現如今生產力的種田好方法了。】
【嗯嗯!那就拜托統子哥了!】
沒有料想到竟然能從自己統子哥口中聽到這樣好的回答,弘晞的瑞鳳眼一亮,小圓臉上也蕩漾出了喜色。
感受到懷里胖兒子突如其來的喜悅,胤禍不由納悶的低頭瞧了一眼好大兒,看著小家伙興致勃勃左扭右望的高興模樣,他不禁搖頭笑了笑,小孩子們的喜怒哀樂都是變化的極快的。
他瞧著自己汗阿瑪一臉感慨又隱含微微失落的模樣,心中則想著,等下次去后世時,他們定要再挑挑揀揀買些更加有用的農學書,興許能從里面找到增產的好辦法呢。
巧了胤初是這般想的,四貝勒也是這般想的。
如今的時代重農抑商,糧食是國家根本,胤祺摩挲著腰間的玉佩,也蹙眉思考著想辦法為田地增產的事情。
隨后康熙一行人又去瞧了掛著綠果子的番茄、辣椒,開著黃花的向日葵,滿地綠油油的紅薯、土豆,還有雜七雜八,他們認識亦或是從沒見過,全是一股腦從后世種子公司采買種子,現在已經種出來的蔬菜。
直到申時末,金烏一點點往西墜,天邊遍布紅彤彤的晚震了。康熙才領著兒子們,從胤初懷里接過犯
因的大孫子,一行人從京郊動身往皇城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句容市|
濉溪县|
平泉县|
定安县|
深泽县|
宁武县|
土默特右旗|
阜宁县|
高密市|
蕲春县|
郑州市|
鹤壁市|
德化县|
承德县|
波密县|
揭阳市|
乐陵市|
黎城县|
城步|
汶川县|
丰城市|
凉城县|
田东县|
天门市|
三原县|
靖安县|
田东县|
乐清市|
绿春县|
兴隆县|
井冈山市|
碌曲县|
鄢陵县|
黎平县|
时尚|
金湖县|
花垣县|
金平|
嵊泗县|
寿宁县|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