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是說他曾經在哪個場景里遭受了羞辱,然后他在一次又一次穩住了第一后,強有力的還擊那個場景! 但不管是場景還是什么,最終都會指向某個人或者某一群人! 陳瀟深吸了口氣:“肖老師,那你后來沒有找他聊聊嗎?” “聊過了,事實告訴我那時的感覺沒有出錯。但我問他是想證明給誰看的時候,他卻很釋然的說沒有意義了,他都辦到了。” 肖老師的話和程慶的原話或許也存在差別。 可陳瀟覺得大意應該相差不大。 他畫那幾幅畫之前,是回憶了失蹤的檔案,以及李輝轉述的家屬口中所說的程慶。 根據這一個個的信息點,陳瀟才作出了那幾幅畫來,并且成功的刺激到了肖老師的記憶。 如今肖老師所說的那一句“沒有意義了,都辦到了”的話,在陳瀟這里深意很濃。 程慶出事時即將高中畢業,已過19,未滿20。 減去高中三年,初中三年,小學六年統共十二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他是七歲多才開始上的小學一年級。 這個年齡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也能算是大孩子了,但仍舊是偏晚的。 想著想著,陳瀟忽然覺得不對勁。 “不,程慶出事的時候都19歲了,那時候才91年。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藍山縣實行的小學五年初中三年制教學,而不是現在的小學六年初中三年!” “他的學齡再扣掉一年,那就是八歲多才開始入學!七歲入學可以理解,但八歲也太晚了吧!” 想到這兒,陳瀟忍不住問道:“肖老師,程慶是否有留過級啊?” 肖老師點頭:“留過,聽說他初三那年沒考好沒能被昌華錄取,所以又回到了之前的學校復讀了一年,于是第二年踩著昌華的分數線進來的。” “那孩子一開始實話說我是真沒怎么在意,后來完全是被他堅韌的學習態度給打動了。” “也就是說,他的原本成績在你們班上是墊底的了?” “嗯,準確的說他在全校都是墊底的成績。后來能拿到班級第一,全年級前列,靠的就是那一股子的韌勁兒。當然,他的躥升在我的教學生涯里也可以算的上是一個奇跡了。畢竟現實可不是電視里演的那樣,全靠努力就一定會拿到好成績。” 肖老師說的沒錯,電視里經常會出現努力就能創造奇跡的橋段。 演繹有藝術加成,現實更多卻是骨感與殘酷。 陳瀟一直覺得努力都是對的,但他也見過更多很努力,卻死活都考不出理想成績的同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