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吃完午飯的陳瀟,就獨自一個人回到了書房。 繼續點開了電腦里的視頻。 在視頻中,陳瀟又一次感覺到了歡快。 似乎在郭凝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很多人都有的哀與怒。 陳瀟慢慢的看著,不多時他終于見到了五人行中的最后一人——秦釗。 郭寧一共的大學生涯一共有五個很要好的朋友。 這五人分別是同寢室的葉煒,而后是靳萌,宋圳,秦釗和余貴。 五人的認識時間順序,又分別是葉煒,靳萌,宋圳,余貴,秦釗。 這個順序不僅僅是郭正昌的講述,也是張獻的記錄。 從記錄來看,張獻在加入專案組后,是一度有好幾個調查方向的。 他的第一個調查方向,那便是從郭家本身出發。 畢竟郭家家大業大,整個家族的掌權者郭正昌又年事已高,膝下無子,唯獨一個孫女。 郭凝的死,毫無疑問最大受益者必然是如郭擎這樣的郭家旁系。 因為郭正昌百年之后,他的事業終究需要一個人的來繼承,既然沒了孫女,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從家族里面挑個能堪大任的人來。 只是這個調查方向在張獻前往了案發現場之后,便停了下來。 當時的專案組人不多,卻個個都是精英。再加上當地警方的協助,他們很快就找到了葉煒,宋圳,郭凝三名死者。 由于秦釗和靳萌至今沒有找到,這讓他們不得不去懷疑,案件是否與沒有被找到的秦釗和靳萌有關。 因為這個猜測,專案組當時緊急召開了會議,由江省洪州市局的一名警官帶隊回到省城對秦靳二人的家庭進行調查。 可惜,一番調查之下秦釗和靳萌依舊沒有任何的下落,也沒有一點點回來了的痕跡。 兩個調查方向被迫中斷之后,張獻倒是另辟蹊徑找到了一條新的調查方向,那就是余貴以及余貴的父母! 張獻是個敢于懷疑一切的警探,甚至在他調查案件的時候,任何的涉案人全都是有嫌疑的。 不管那個人表現如何,張獻從不會放下懷疑的警惕之心。 只是最終結果,張獻自行停止了這一方向。 他在筆記里寫道:未找到任何根據,可證明余貴及其父母有作案動機以及作案行為。 這一想法,張獻沒有告知專案組的人,是他自己獨立調查的結果。 他之所以沒說出來,陳瀟想了想也有了答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