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瀟的腦海里,開始構造出一副場景來。 他置身于場景之中,手上拿著司影桌上的書,臉上卻帶著思索之色的尋到了燕子巷506號。 推開506號那已經廢棄的大門,一路去到了后院。 在后院里,他見到了一個女子。 女子留著及腰的長發,身穿素凈的白裙,繡有荷花朵朵。 似是察覺到有人來了,女子轉身莞爾一笑:“陳瀟,你好。” 陳瀟:“你好,司影。” 女子低頭看了眼陳瀟手上的書,笑問:“手上的書,你看懂了嗎?” 陳瀟也看了眼自己拿著的書,回道:“我沒看完,但我聽說過。” “那你知道誰是兇手嗎?” 陳瀟點頭:“所有的證據表明是一個瘋子。” “那為什么會導致河邊的錯誤?” 陳瀟想了想:“因為自以為是的判斷,和自作聰明的設想才導致調查者,證人,與真兇一同讓河邊出現接二連三的錯誤。” “那如果你是調查者呢?” “我或許也會犯一樣的錯誤。” “那要是早點認定呢?” 女子再次說看一句便默默的笑了起來,隨后她的影子在院子里一點點的消散,最后連后院,燕子巷也在陳瀟的腦海里崩碎。 “啪嗒!” 陳瀟手上拿著的書忽然掉在了地上,他下意識的彎下腰去撿。 但腦海里卻仿佛出現了一道聲音,在反復的問他:“自以為是的判斷了嗎?自作聰明的設想了嗎?莫名其妙的想象了嗎?!” 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讓陳瀟撿書的動作僵硬了起來。 他知道他與司影的對話,全部來自于他的想象,也來自于修造之力為他構建的想象場景。 只是陳瀟不確定他所有的判斷和設想,是否真的是自以為是和自作聰明。 他因為前世的死者是羅大立,今生的死者是蘇海東,于是他判斷兇手作案極可能沒有作案動機。 跟著他和張獻都懷疑蘇婷有問題,因為她在面對問詢的時候眼神躲閃。 可蘇婷卻老老實實的待在了學校里,連作案時間都沒有,何況蘇海東還是她的父親,她會和案子有關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