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隋在文帝楊堅的統治之下極盛一時,但是隋煬帝楊廣上臺之后,短短十幾年就土崩瓦解灰飛煙滅。?? 歷數朝代更迭,也就二世而亡的暴秦有的一比…… 總結隋朝的覆滅,開運河、修馳道、筑長城,這些把家底都敗光的舉措,都是直接的原因,但是要說最重點的一條,莫過于三征高句麗的失敗,直接將大隋王朝送進了歷史的墳墓。 隋煬帝三征高麗的失敗,高麗將隋軍陣亡將士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京觀。 “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河山。” 寒風吹來,京觀上的薄土被吹去,立刻便露出下面的森森白骨,所謂尸山血海并不僅僅是一個形容詞而已。幾十萬烈士的忠魂便在此不斷地嘶喊,召喚…… 幾十萬漢家兒郎倒在遼東的冰天雪地里,哪怕改朝換代,也不能磨滅那一份牽掛與恥辱。如論男女老幼,哪一個漢人不想把這筆賬討回來呢? 而國人并沒有讓他們長久的等待,李二陛下上臺不久,在貞觀五年,立刻派廣州司馬長孫師進入高麗,毀掉這個京觀,將前隋將士的尸骨一一收殮安葬。這次的行動是一個明顯的訊號,他預示著遠在長安的唐帝國并沒有忘記高麗這塊東北一隅最后的領土。高麗方面自然也收到了這個訊號,于是高麗榮留王高建武開始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工程,他用了十六年的時間在東北自扶余城,南至大海修了一條長達千余里的長城作為屏障,以此作為對抗唐軍的本錢,兩國之間的火藥味再次濃厚起來。 高麗,是一條橫垣在李二陛下面前的一道坎。 或者說是心魔也不為過。 若不能征服高麗,他李二陛下也不過一代帝王而已,古往今來,帝王的數量還少了么?什么貞觀盛世、什么天下可汗,都不過是泯然眾人矣。 可若是能橫掃高麗,坐到隋煬帝未曾做到、甚至是古代所有帝王都未曾做到的事,那么他李二陛下就是功蓋千古、彪炳青史的千古一帝! 這是一份無與倫比的功業! 當然,寶劍有雙鋒,一旦不能征服高麗或者是慘勝,李二陛下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國內的反抗勢力死灰復燃,大好局面毀于一旦,更有可能讓自己背上與隋煬帝相同的名聲。 要知道,隋煬帝那個“遺臭萬年”的名聲,可是少不了他李二陛下的宣傳造勢! 若是自己也走到那一天,怎么辦? 但是,李二陛下就是李二陛下,哪怕后果不堪設想,可他強大的自信任然讓他勇往直前。 高麗,絕對不能任其統一半島,必須去打! 即便不去思考那些虛名,一個統一的半島也是絕對不容許存在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