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既然已經偏離了自己的計劃,那就干脆干大一點,用一種無與倫比的功績,去跟李二陛下討價還價吧。 馬車沿著新豐城外的官道一路向東,晃晃悠悠的房俊困意襲來,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心里還想著這破馬車實在太草蛋,也不知道自己的四輪馬車幾時能夠研制完成正式下線生產…… 恍恍惚惚間,一陣吵雜的人聲將房俊驚醒。 “到了?” 房俊迷瞪著眼睛,掀開車簾的一角,向外瞅了瞅。 高大恢弘的城墻像是蟄伏在大地之上的巨龍一般,雄壯的城樓矗立在城墻之上,氣勢雄闊。 春明門已是大開,城門前已經聚集了大量的車架馬匹,以及仆役奴婢,看上去俱是等待進城參加大朝會的官員。 貞觀時期,每年的大朝會規模極大,除了朝廷外派全國各地的御史言官需要回朝述職之外,各個番邦異域、藩屬國都會上表慶賀,進獻貢品,各地州府的主要官員也會到長安參加大朝會,所以人數極為眾多,皇帝一波一波的接見,也要一直到初五才會接見完。 如此眾多的人數,自然為長安的客流量接待帶來極大的壓力。眾所周知,長安的格局是坊市隔開,城內旅店極為有限,不可能容納如此眾多的官員。 如此一來,長安周邊的縣城便成為外地官員入京參加大朝會的選下榻之地。 等待入京朝圣的官員、進貢的番邦蠻子、早起入城的商販,都聚集在春明門外等候入城,一時間熙熙攘攘頗為混亂。 房俊皺了皺眉,這么多人尚不知要排到什么時候,搞不好誤了大朝會的時辰可就麻煩了。 如他一樣擔憂的人不在少數,人群中便有一位身著緋色官袍的官員站在馬車上喊道:“入城之人太多,還請守城門的兄弟行個方便,看看是否能讓吾等官員先行入城?眼看著卯時將至,若是誤了大朝會的時辰,吾等實在吃罪不起!” 便有人一起聲援,愈鼓噪。 守城門的兵卒抹了抹腦門兒的熱汗,這大冷的天兒,硬是忙出了一身透汗。他也知道應該讓官員先行入城,可現在等候入城的人數實在太多,若是將商販百姓擋在門外,萬一有人生事鼓噪,自己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但是耽擱了官員們參加大朝會,同樣他也擔待不起。 怎么辦? 很簡單,矛盾轉移啊…… 幾個兵卒湊到一起嘀嘀咕咕半晌,這才由一個眉眼靈動的兵卒徑直登上城樓,請示職守的都尉。 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智慧,反正不管如何,責任都算是轉嫁出去了,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板子再怎么也輪不到他們這些螻蟻一般的小兵身上。 都尉也是無奈,誰叫他是上官呢? 愁眉苦臉半天,抬頭看看天色已經漸亮,兩權相害取其輕,還是耽擱了官員參加大朝會的責任更大一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