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將-《帶有房俊名字的小說》
第(1/3)頁
劉仁軌何許人也?
若是不熟悉唐史,怕是很少耳聞。
古代史上,歷代抗倭名將代不乏人,比如明朝的戚繼光、俞大猷、胡宗憲、李如松等等。不過,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成功擊敗日軍的,則是唐朝名將劉仁軌。
但其同其他名將不同,這劉仁軌乃是個文官,而且大器晚成。
唐高宗年間,遠征高麗,劉仁軌以青州刺史的身份負責大軍的后勤工作。劉仁軌做事不講情面,得罪了上級領導李義府。當時海上風浪四起,可是李義府卻以大軍缺糧為名,催促劉仁軌出行,結果船隊遭遇大風,死傷嚴重。
唐高宗大怒,李義府趁機進言:“不斬殺劉仁軌,不足以平民憤!”幸虧有大臣求情,說海風并非人力能對抗,唐高宗才網開一面,將劉仁軌一擼到底,隨軍聽用。
后來,唐軍將領王文度病死,統率乏人,唐高宗起用劉仁軌率軍出征。
那一年,劉仁軌六十歲。
年近花甲的他第一次帶兵出征。
這個任命,李義府又發揮了重要作用,很明顯,此乃李義府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一旦劉仁軌戰敗,那誰也無法救他!
可是,讓李義府大跌眼鏡的是,劉仁軌雖然沒有任何實戰經驗,卻在熊津江地區和敵軍相遇時,大敗敵軍,敵軍死傷萬余人。
劉仁軌雖然沒有帶過兵,可是他一生嚴謹,御下有方,軍中將士對這位老人非常佩服。何況,行軍打仗和為官治民在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一樣是講究韜略,講究權謀,在一個又一個的表象中發現本質。
百濟叛軍面臨唐軍的多次打壓,不得已向倭國求救。龍朔三年(663年),倭國天智天皇以援助百濟為名,令倭將毛野稚子等傾舉國精銳27000余人先攻新羅,攻取數城,然后直撲百濟舊地。
唐高宗則命令將領率領一萬人馳援,與劉仁軌在百濟城下會師。
劉仁軌秉持擒賊先擒王的策略,全力進攻叛軍老巢周留城,倭寇急忙救援。當時,劉仁軌有戰艦170艘,總計兵力七千人;倭寇有戰艦1000多艘,總兵力一萬余人。兩軍在白江口相遇,雙方大戰。雖然倭寇的兵力多過唐軍,可是,無論是軍隊素質,還是武器裝備,唐朝軍隊都在倭寇之上。
雙方前后經歷四次大戰,劉仁軌四戰連勝,倭寇軍隊幾乎全軍覆滅,敵軍主將倉皇逃走。
“仁軌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余寇脫身而走”。
此戰之后,劉仁軌乘勝追擊,在陸地上也連敗倭寇。
劉仁軌之名傳遍天下!
倭寇慘敗之下不得已逃回本國,百濟所有城池,再度歸順大唐。
白江口之戰,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以文化思想為指導并以文明轉播為目的的戰爭。這場戰爭開創了人類文明史上全新的戰爭模式,即戰爭的主要發動國和獲勝國并不是以征服、奴役別國和擴張版圖為目的,而是為了維持同近鄰長久的和平和傳播自己優越的文化,戰略目的極其明顯。
房俊上大學的時候便是小憤青一枚,在近現代對外戰爭一片陰霾的情形下,白江口之戰是少數可以拿來吹噓的資本,如何能夠不知道這段往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秀山|
涞源县|
武义县|
元江|
靖远县|
武城县|
裕民县|
洛南县|
渝中区|
茌平县|
山丹县|
浙江省|
民和|
河间市|
合山市|
海伦市|
青神县|
保德县|
西华县|
盐津县|
深州市|
泸溪县|
库伦旗|
夏津县|
绵阳市|
耿马|
武安市|
凤台县|
连州市|
大余县|
青神县|
大姚县|
三明市|
新宁县|
剑川县|
乐昌市|
南平市|
东安县|
开封市|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