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家世代從商,為了能夠安穩(wěn)營生,少不了要跟各地官員有些往來。 但在這個封建王朝,商人位處三教九流之末。 “卑之曰市井,賤之曰市儈,不得與士大夫伍。”說的就是商人地位的低下。 無論商人多么有財富,甚至有些商人也不缺才華,但卻始終都是一個被歧視的群體。 所以,趙父跟那些官員之間所謂的往來,無非就是巴結(jié)和奉呈。 此刻,趙父巴結(jié)完了天水郡刺史孫浦和,回到座位上,瞥了一眼對面的趙婉瑜。 “孫大人風(fēng)度翩翩英俊瀟灑,如果我們趙家能攀上這樣的親家,那可就光宗耀祖了!” 趙父看似自言自語,實際這話是說給女兒趙婉瑜聽的。 趙婉瑜即將到了待嫁年齡,趙父早就開始物色合適的人選。 如果商家有了官家的親家關(guān)系,以后商途必將順風(fēng)順水。 盡管趙婉瑜年紀尚小,卻也明白父親話里的意思。 可此時的她卻早已心有所屬,什么孫大人王大人的,在她的眼里不過都是些泛泛之輩。 況且孫浦和已年過四旬,做她爹都有余! 趙母見女兒表情木訥,便悄聲說道:“婉瑜,今天可是個大好的機會......” 如果趙婉瑜借此機會主動獻身孫蒲和,他們趙家的買賣可就能更上一層樓了。 封建王朝講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即便趙婉瑜心中再多的不情愿,恐怕也難逃這樣的安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