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來這小丫頭有神異之處,他竟然能聽到她的心聲! 這便罷了,后來還消失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事還沒有古籍可以參考,無人可問。 貝鈐一連跑了好幾個道觀寺廟求簽,掉出來的都是上上簽,最差的一次是個上簽。 他都懷疑簽筒里是不是只有上簽。 檢查了一遍發現不是,這才放心下來。 他親戚很多,作為長公主之子,皇子公主都是他的表弟表妹。 但唯獨能聽到那個小崽子的心聲。 一些孩童的碎碎念十分可愛,但并不足以讓表妹成為妹妹。 他年幼不得生母喜愛并非一個秘密。 這道傷口早已結下厚厚的疤痕,許多人自以為是的安慰。 說他苦盡甘來,說他現在的性子已經很開朗,廣德長公主定然會喜歡現在的他。 某個比鼻噶大不了多點的小家伙,腦子里卻裝了很多道理。 她問:“你可聽過喜惡同因?” “不同的人會因為同一個原因而對你產生喜歡或者厭惡。” 她是一個很自戀臭屁的小孩,捧著自己滾圓的臉蛋子,得意洋洋地舉例子:“就像我特別可愛,有的人就因為我可愛喜歡我。” “也有些壞人呢,就因為我可愛嫉妒我,或者說就是討厭可愛的小孩。” 她把討厭她的人都定義為壞人。 真是很妙的心態呢~ 也是第一次有人說:“人的特質是客觀存在的。” 雖然他沒聽明白客觀是什么。 “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 “就像一朵梅花開在那里,有的人鐘愛,有的人厭惡,有的人無感。” “厭惡梅花的人,對梅花大肆批判。” “但梅花多無辜,它只是開在那里而已。” 于是從前的貝鈐遇到批評,虛心請教,約束自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