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月鹿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在碧山觀休整一夜之后,次日清晨,便直接動身。 六十人兵分兩路,四十人跟隨張月鹿前往烏戈山離,二十人前往大雪山行宮。 西域的天氣有些變化無常,眾人離開碧山觀的時候,還是天色陰沉,風中夾雜著若有若無的雪粒,可到了中午的時候,天氣轉晴,再往西走出大約百余里的路程之后,路上的積雪已經消失不見,似乎他們終于走出了落雪的區域。 來到一處高坡,眾人停馬稍歇,張月鹿取出隨身的千里鏡,觀察遠處地形,并與手中地圖比對。 齊玄素從馬鞍袋中取出一塊肉干放入嘴中努力咀嚼,然后又灌了一口涼水。 在這種環境下,肉干和干糧不比石頭好上多少。 他的身上還有幾枚“行軍丸”,不過他有些心疼太平錢,再加上現在只是單純趕路,他更愿意用這些普通吃食來恢復體力。 說到吃,就不得不提到武夫和方士,武夫擅長“吃”,方士擅長“睡”。 因為武夫不運轉周天,不吐納天地元氣,無法像煉氣士那樣直接從“天地”之間獲取“補給”,所以武夫只能通過食物藥材來補充維持自身所需,可以說練功也吃,養傷也要吃,一個人的食量頂得上十幾個普通人,武夫也是唯一不能修煉辟谷術的傳承,這就導致窮人根本走不了武夫途徑。 方士擅長“睡”,則是說方士經常入睡,或是神魂出游,或是夢中觀想。入睡之后,身如朽木,仿佛尸體,若是受到重傷,方士也多是選擇陷入沉睡來恢復傷勢,與靠大量進食來恢復傷勢的武夫截然相反。 散人作為兼具各家之長又的傳承,沒有武夫和方士那么極端,可多吃多睡還是有益于自身。 齊玄素艱難地把冷硬的肉干吞入腹中,張月鹿也查看完地形,收起千里鏡和地圖,一抖韁繩,繼續前行。 其他人緊隨其后。 四十騎沖下高坡,斗篷隨風而動,馬蹄聲轟隆作響。 一行人又奔行了大半個時辰,漸漸可見人煙,不復先前的荒涼,也有了較為平整的道路。 就在此時,張月鹿忽然停馬,雙眼之中有紫氣流轉。 眾人也隨之停馬,包括齊玄素在內,都有些不解,唯有同為歸真階段的靈泉子有所察覺。 不多時后,一道矯健身影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似乎正在倉皇逃命。短短片刻之后,又有幾十道身影躍出,這些人也不騎馬,就憑雙腿奔行,兔起鶻落,煞是好看。 那逃命之人顯然有禍水東引的打算,直直朝著道門眾人沖來。 追殺此人的眾人也看到了停馬而立的四十余人,心中多少有些驚疑不定,這可不像是馬賊,更不像是商隊。 只是在這個時候,他們也顧不得那么多了,略微猶豫停頓之后,又紛紛前沖。 張月鹿微皺眉頭,經驗最為老道的周柏打馬上前,運氣大聲喝道:“道門天罡堂辦事,閑雜人等退避!” 不得不說,人的名,樹的影。周柏報出名號之后,原本氣勢洶洶而來的眾人立時止住了腳步,再不敢上前半步。 那個逃命之人前沖之勢太猛,收不住腳,他本想從眾人的頭頂一躍而過,結果在聽到“道門”二字的時候,生生改成了滑跪,雙膝在地面上犁出兩道丈余長的印痕,剛好在張月鹿的馬前停下。 雖然此地已經不在西州境內,但卻在西域道府的轄境之內,他們可不敢招惹道門。 張月鹿微微俯身,看了此人一眼,淡淡道:“我們道門不是朝廷,不興這種跪拜禮。” 此人是個身材矮小的老者,白發白須白眉,一個大大的酒糟鼻,帶著幾分滑稽,聞言后說道:“小人向來敬仰道門,一時間情不自禁。” 張月鹿面無表情道:“我們是天罡堂,專門負責抓人、殺人,你要是想表達自己對道門的敬仰之情,可以去找祠祭堂。當然,看到祠祭堂的大門之前,你得先過北辰堂那一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