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天可汗體系中。 西域諸國共推大唐皇帝為主。 這種支持并不僅僅體現在口號上,如果唐朝對外發動戰爭,各藩屬國也需派兵出戰。 吐蕃一心想和大唐交好。 雖還未正式俯首稱臣,可如今卻自愿前來,為大唐的馬前卒…… 這不是好事嗎? 長孫無忌張了張嘴,險些將這話問出來。 可他也不是傻子,李二陛下的語氣神態,顯然并非表達喜悅之情。 于是話到嘴邊,立刻咽了回去,抱拳改口道: “臣愚鈍,請陛下指點……” 李世民將目光轉向文官之首:“玄齡,你來解釋一下。” 一語既出。 群臣面色古怪。 長孫無忌心里咯噔一下。 他可是天子近臣,如今,卻要讓旁人陳述皇帝心聲……這說明,他與皇帝已經失去了默契! 這讓他產生了極大的危機感。 然而他迅速平復心驚,臉上榮辱不驚道:“房相知道原因?” “略知。” 房玄齡面對長孫無忌,淡淡吐出幾個字:“因為吐谷渾。” “吐谷渾?”長孫無忌神色微變。 “對,吐谷渾。”房玄齡神色平靜:“吐蕃與高昌并不接壤,中間隔著吐谷渾....” “吐蕃此舉,正是要吞并整個吐谷渾。” “不可能!”長孫無忌立即反駁:“吐蕃迫切要向我大唐稱臣,態度恭敬,怎會私自霸占吐谷渾?” 房玄齡耷拉下眼皮子:“因為這是我家二郎說的。” “房遺愛?” 長孫無忌怔了怔,神色微沉:“他說的就一定對嗎?他怎會知道預判吐蕃的行為?” “他可以。”房玄齡揣起手,臉上古井不波,語氣卻隱隱透著傲然: “論對吐蕃人的了解,誰能比的過我家二郎?” 咔嚓! 宛如一道旱雷劈過。 長孫無忌直接呆在原地。 文武大臣們也面色呆滯....房贏之前大鬧兩儀殿的情形,就像走馬燈一樣在他們腦中盤旋…… 是啊,大唐還有誰,比房二郎更了解吐蕃? ....他連吐蕃的上古神話都如數家珍,更何況如今吐蕃王臣的意圖? 怪不得,房相胸有成竹,原來有房二郎提供信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