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手擲暗器中,鏢久盛不衰。鏢有脫手鏢、金錢鏢等多種。脫手鏢分三棱、七棱等,是鏢客常用的暗器。一般長10厘米,重四兩半至半斤。又可分帶衣鏢與光鏢。帶衣鏢是用綢布綁在鑲尾,擲出時綢衣如箭后的羽,起穩定飛行方向的作用。光鏢不帶鏢衣,更加的隱蔽,只是飛行的穩定性較差,要命中目標更需技巧。鏢一般系在腰間,共9至10枝,其中有一支較其他大的叫絕手鏢,在鏢將用盡而敵情不減時使用。另外,除脫手鏢外,金錢鏢也是常見的,它是以大制錢磨光邊緣而成。此鏢容易制造,可大量攜帶,使用隱蔽,可攻擊敵眼睛、咽喉等部位,只是此鏢飛行姿態難掌握,練習較難,而且攻擊距離有限。 血滴子 在手擲暗器中,比較有特色的是擲箭。這種暗器有三種樣式。第一種是用純鐵打成,長28厘米,前端成三角形,后面逐漸變粗,重約七兩半,適合初學者使用。第二種是用鐵竹混制,鐵頭竹桿,尾部無羽,像箭而形體稍小,長30厘米左右,重約二兩。第三種是用竹制成,整體為竹,前細后粗,前端尖銳,為技藝成熟者使用。 唐門暗器 在手擲暗器中,較常見的是飛刀。飛刀的樣式有許多種,有單刃、雙刃。發揮手法不同,飛行姿態也不同。其中以柳葉飛刀最常見,柳葉飛刀是一種雙刃刀,形似柳葉,刀身長約20厘米,柄長4匣米。刀中脊稍厚,雙刃很鋒利,通刀重八兩。也有人在刀柄上系綢,叫刀衣。飛刀多以12刀為一囊,上下各六柄列成兩排,刀身在內,柄在外;飛刀多綁在使用者后背,用時低腰以手拔擲之。暗器之一,使用者最多可同時攜帶12把飛刀。 刀形分為單刃、雙刃兩種。刀以鋼制,長約25厘米,重約310克。刀身上銳,刃薄如紙,呈柳葉狀,又稱"柳葉刀"。刀柄末端系紅、綠綢,各長約6厘米。練習方法因單雙刃而有異。練習單刃飛刀時,以手指捏刃一尖,自內向外摔出,刀在空中回轉180度,刀尖著于目標;練習雙刃飛刀時,握住刀柄向前摔出。練習時都使用陰手,發摔勁,發出時大多是同發數刀或連發數刀,擊打對方要害部位。 在手擲暗器中,有一種獨具特色的武器,俗稱乾坤圈,形如手鐲,握手處渾圓,占全環的1/4,而其他3/4是扁平的圓弧,寬約3厘米,厚1.5厘米,其外緣薄,內緣厚,外緣上有5厘米長的尖銳三角尖刺,除握手處外,其他各處都有尖刺,多至數十個。整個環重二斤多,一人可帶兩三個,放在身側的皮袋中。手擲暗器是個種類繁多的武器庫,包括許多種暗器,如用手指扣緊,以指力彈出的暗器如意珠;用手拋出的中間粗、兩頭尖的鐵橄欖以及十分盛行的飛石等。 飛刀、飛針、流星鏢,這些暗器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古墓派獨門暗器玉蜂針 索擊暗器 索擊類暗器即以繩索一端系住器物,另一端握在手中,用手臂力量使索擊器借運動的慣性沿切線方向拋射擊敵的一類暗器。[1]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