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金太子必敗變例-《圍棋傳奇》
第(1/3)頁
一見到棋盤上出現“越南流”,李襄屏立馬產生想把施大棋圣替換下來的沖動。
不為別的,作為一名穿越者,李襄屏對這個布局套路實在是太熟悉了,他清楚“越南流”和“變相中國流”之間的區別,大致知道這個布局套路都在什么地方蘊藏了飛刀。
別看這兩個布局看上去非常相似,其中只有一枚棋子相差一路,然而圍棋就是這樣,這一路之差,意味著這兩個布局的側重點已經不同,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就是這意思了。
“變相中國流”的第7手更靠近自己“掛角”的那枚棋子,因此這個布局的側重點,其實是在這個區域,后續大多數復雜變化,都和這兩個子的聯系有關。
而“越南流”的第7手,則相當更靠近自己角上的那個“小目”,那么這個布局的側重點,其實就已經轉到這個角部來了。
這其中的差別,李襄屏當然是心知肚明。畢竟在整個二十一世紀,“中國流”,“變相中國流”和“越南流”,可能算是圍棋AI出世以前,在人類圍棋范疇最常見,最流行,職業棋手下過最多的幾個布局套路了。
這幾個布局套路流行到什么程度?流行到就連李襄屏這樣的,他在前世都對其中變化無比熟悉。
李襄屏甚至確信:即便劉倡赫今天首次祭出這個變化,那么他在這之前,肯定是對此有所研究的,沒準這就是他為本局專門準備的秘密武器都不一定,然而他到目前為止的研究,那應該還是比不上自己多出十多年的見識。
正是因為有這種自信,因此當李襄屏一見到棋盤上出現“越南流”以后,他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自己上去下。
只不過等李襄屏權衡利弊后,他還是放棄的這個想法。
要知道圍棋畢竟是一個個人項目,正如前世李世石說的那樣:圍棋,始終是一個人的事。李襄屏對這話是非常認同。
他認為一場真正高水平的圍棋比賽,什么“支招”,什么“合作”,這些東西根本沒有任何作用,決定一盤比賽的輸贏,那主要還是看兩位當事人的發揮。
比如今天這種情況,假如自己現在去把老施替換下來,那這盤棋可能會下成怎樣呢?
嗯,自己的確是對這個“越南流”比較熟悉,李襄屏相信如果自己現在上去的話,那幾乎不太可能會中飛刀。
然而也僅限于此。
考慮到對手現在是主動祭出這個變化,是一個在真實歷史中,要好幾年之后才出現的變化,那么要說劉倡赫九段對此沒有深入研究,打死李襄屏都不相信。換句話說,李襄屏想在這個變化中讓對手中飛刀,這應該也是個小概率事件。
那么等雙方操練完這個變化之后呢?那時是自己繼續下還是換老施來下?
自己繼續下把握不大,因為對手一旦沒有中刀,那么完全可以預見,等這個“越南流”的變化操練完,棋盤上就很可能還是一種均勢,而一旦只是均勢,那就意味著李襄屏要以他目前的功力,來對抗當今世界棋壇排名前3的超一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