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兌子戰(zhàn)術很常見,通常是對對手的絕對核心采取的戰(zhàn)術。 不過通常是對組織核心采取這個戰(zhàn)術——李莫是中鋒,他其實不需要太多的球權,通常也不會有球隊對中鋒采取這樣的戰(zhàn)術。 但弗格森依舊讓克萊維利寸步不離的貼著李莫。 就是不讓李莫有拿球的機會——李莫的有球能力不強,有克萊維利貼著的情況下,他要穿插的空間就很有限。 即使他能甩開克萊維利。 在后面的費迪南德和維迪奇可不是吃素的。 溫格眉頭緊鎖。 他知道。 這是弗格森欺負阿森納太依靠李莫的終結能力,才用這樣的戰(zhàn)術的。 只要李莫跑不出機會出來。 那阿森納的進攻就瘸腿了一大半。 溫格安排了許多傳球手給李莫傳球,從這個角度上而言李莫就是核心! 弗格森這一招,算是直接打在了七寸上了。 他讓你所有的傳球手失去了目標。 弗格森在場邊看了一會兒之后就坐回去教練席上,緩慢的咀嚼著口香,等待著比賽的局勢發(fā)生轉變。 在客場遭遇到阿森納的瘋狂進攻,曼聯(lián)頂過了阿森納的三板斧之后。 接下來. 就是曼聯(lián)開始有反擊的時候了。 弗格森現(xiàn)在覺得溫格實在是記吃不記打,他難道不知道,曼聯(lián)是非常擅長打防守反擊的球隊嗎? 這么壓上來進攻。 曼聯(lián)只需要一個反擊就能進球。 畢竟。 在前場,曼聯(lián)的前鋒可是范佩西和魯尼。 這兩人把握機會的能力。 弗格森很放心。 李莫現(xiàn)在走到哪兒都有一個影子。 克萊維利今年二十四歲。 他一度被曼聯(lián)球迷認為是斯科爾斯的接班人。 當年曼聯(lián)去追求斯內德,甚至荷蘭中場一度都十分接近加盟曼聯(lián)了。 只是交易最后告吹。 最后弗格森選擇讓克萊維利站出來承擔更多的比賽責任。 在這一個多賽季,克萊維利也確實打出來了。 他和卡里克組成的中場組合,也逐漸成為了曼聯(lián)的中堅,成功彌補了弗萊徹因為胃腸方面的疾病導致的無限期缺席帶來的陣容上的損失。 這兩個賽季打的比賽多了。 克萊維利的經驗也上來了。 雖然在力量、身高上,他都不是李莫的對手。 不過他的經驗很豐富,小動作也挺多的,這讓李莫不勝其擾。 比如說就在李莫準備斜插來個魚鉤跑接應直傳球的時候,克萊維利的手在李莫的腰上猛然一拽,讓李莫身體一個踉蹌,然后立刻松手。 這樣的拉拽不足以讓李莫倒地。 但是卻能成功打亂他的節(jié)奏。 這讓李莫腳下一緩,卡索拉的直傳球就被維迪奇給斷走了。 而主裁判也沒判罰克萊維利犯規(guī)。 李莫看了一樣克萊維利。 對方像是沒事人一樣繼續(xù)貼上來。 反正。 他這場比賽打定主意就是要像是牛皮一樣貼在李莫身邊了。 這場比賽曼聯(lián)首發(fā)的中路球員都是更衣室大佬。 他身邊是卡里克,身后是費迪南德和維迪奇,身前是范佩西和魯尼。 所以他一個小老弟當然要承擔更多的臟活累活了。 不得不說,他暫時還做的不錯。 李莫皺著眉頭,思索這幾次自己進攻失敗的原因。 “思維,思維永遠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在球場上,你得時刻不停的運轉你的大腦!”——菲利波.因扎吉。 李莫覺得,自己的大舅能在無腳下技術無身體對抗無絕對速度的情況下還能進那么多球,靠的,就只剩下他那一顆大腦了。 現(xiàn)在球隊幾次嘗試都是從中場直傳,然后自己斜插跑位的進攻套路。 在有克萊維利干擾的情況下。 在防守自己的時候,曼聯(lián)很容易形成一個小縱深——克萊維利負責貼身,費迪南德和維迪奇在后補位。 這樣一來。 哪怕自己速度再快。 也很難突破這樣的縱深防守。 但如果. 球是從邊路直接橫傳過來的呢? 這樣的傳球,是否就能夠把曼聯(lián)防守自己的縱深體系拉平,讓自己重新取得優(yōu)勢——李莫對自己的搶點還是有信心的。 所以他很快找到了卡索拉。 將自己的想法和卡索拉進行了交流。 卡索拉聞言也是眼前一亮。 “從邊路傳.這的確是個辦法!” “對了!可以盡量把球速傳快一些!不管是高的還是貼著地面的,總之球速盡可能快!” “可是.如果球速太快了,我擔心伱也反應不過來???”威爾希爾疑惑道。 “沒關系,我和他們比的就是反應!” 李莫說道。 接下來。 曼聯(lián)發(fā)現(xiàn)阿森納的進攻開始有變化了。 他們放棄了之前的直傳球打身后的進攻思路,轉而打起了邊路傳中。 而且這些傳中或是都是貼著地面,或是就在人們胸膛位置的高度上傳過來,但無論線路如何,同樣的特點就是球速很快。 李莫也把自己的位置拉到了更靠近球門的方向。 如果說克萊維利之前和費迪南德、維迪奇之間形成的是一個標準的三角形的站位的話。 現(xiàn)在他們幾乎要被李莫拉成了一條直線了。 當然了。 阿森納的球員們從邊路向中路的大力橫掃。 球速太快了。 前面幾次,李莫都沒碰到球。 但是他們還是堅持這么傳——李莫是球隊的終結者,他希望傳球手們怎么傳,傳球手們就得按照李莫的思路來。 比賽第二十三分鐘。 威爾希爾也來到了右邊路。 他看了看禁區(q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