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青昭點頭,“正因她,我也見過楊家清淺數次,是位極端莊的姑娘,性情也好。” “姐姐都說好,那自然就不錯了。”良妃一聽“端莊”兩個字,就覺得十分合適。 她家這個就是太跳脫,得要個規矩好些的來治一治。 幾日后,唐翊早早地來了椒房宮。 “母后金安。” 顧青昭柔聲叫他坐了。 “前些時日我與你父皇將給你挑選的貴女定下了幾個,叫列了名冊送去欒青山。你娘親昨兒回了信,為你定下了工部侍郎孫家的大姑娘。” 聽到是工部孫侍郎,唐翊提著的心才算落了下去。 這位孫侍郎不是什么大家族出身,而是早年科舉選拔出來的能臣,也是純臣忠臣。不過他雖然沒什么靠山,但很是能干,日后仕途也不會淺了。 孫家,頂多算是一個新興的小家族。 他揚眉,打心眼里的高興,“多謝母后,為兒臣的婚事操勞。” 顧青昭笑得溫柔,又叫人取來畫像,“這位孫姑娘乃是長白書院的女學生,據說詩文很是不錯,更是位極其愛書之人,想來是與你和合得來。” 聞言,唐翊心頭更是觸動不少。 他看向上頭的顧青昭,眸光微閃,“謝謝,母后。” “你我雖非親生母子,可這么些年,我也算看著你長大,與我不必說這些。”顧青昭看著眼前這個皇子里最懂事的孩子,眉眼溫和又心疼許多,“父皇和母后只希望你日后能與王妃夫妻琴瑟和鳴。” “母后放心,兒子會好好待她。” 顧青昭笑著點頭,“你對她好,她自然也會體貼你更會孝順你娘親,你們只要相親相愛的,日后總歸是甜甜蜜蜜的。” 聽到“娘親”二字,唐翊眸光閃了閃。 可他什么都沒說。 這么多年,他雖然極其思念生母,卻從未向唐昀或顧青昭開口求她回來過。因他知曉,娘親是犯了大過才去欒青山的。 母后對他這樣好,他若還請求那些,是愧對母后。 只是每年清明祭奠時,父皇母后領諸位皇子去太廟,卻會特意允準叫他去欒青山。 每年能見生母一回,他已然心滿意足。 不敢奢求其他。 顧青昭看著這個孩子,心中暗嘆不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