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阮亦舒剛放下的心又懸起,忙小聲打斷老太太的念頭: “您雖然醒過來了,但還是得去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怕是沒時間招待客人。” 程令嫻擺手,“吃點藥躺一會就好,用不著去醫院。” 她想在家里等孫女回來,品行差是缺乏正確的教育引導,只要知錯肯改,依舊是他們華家的子孫。 阮亦舒也不反駁,溫聲細語道:“您這一病,我也沒心思忙其他的事,肯定是要寸步不離守在您身邊的,只有同安和吳同志招待,怕是會怠慢了客人,反而不好。” 只聽她繼續善解人意地勸慰,“孩子們都是懂事的,怕耽誤了您休息養病,反正覃市離首都也不遠,以后有的是來往的機會,不急這一時半會兒。” “只有您身體趕快好起來,我們才能放心,家里接下來還有重要的事等您主持大局,不如就讓皎皎和顧同志先回去吧?” 程令嫻眉宇間閃過思量,到底應了下來。 她拍拍阮亦舒的手,“你去將柜子里最上面一層的梨木箱子拿來。” “皎皎,你等一下,奶奶有東西要給你。” 阮亦舒暗自咬唇,梨木箱子里裝的可都是老太太最珍貴的私藏,她倒是真舍得! 可為了快點打發池皎皎走,她還是笑盈盈地去將箱子抱來了。 程令嫻靠在床頭,用鑰匙打開梨木箱子,拿取的時候頓了下,手伸向另外一個匣子。 她將匣子遞給池皎皎,笑道:“打開瞧瞧喜不喜歡?” 這是養身丸的謝禮,大家心照不宣。 池皎皎在老太太慈祥的注視下打開匣子,看到里面的東西時,心頭一跳。 “華奶奶,這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匣子里,一只顏色濃郁、綠得流油的絞絲翡翠手鐲正不偏不倚的躺在中央,那綠色極艷麗極純正,像玻璃般通透,似會發光一樣。 手鐲用的是近乎失傳的絞絲工藝,因仿銀鐲里的麻花桿樣式,也稱為麻花鐲。 三根玉柱相互獨立卻又環環相扣,摳除雜質只余最完美的玉肉,不僅工藝難度奇高,對于玉石料子的品質要求更是苛刻,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在雕刻過程中斷裂損毀,十分考驗玉匠的功力,可謂是獨屬東方的奢侈品。 池皎皎前世網上沖浪時,曾看到過一只和這個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的手鐲,經專家評估,價值約為一個小目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