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華老夫人看向站在床邊的小姑娘,竟恍惚從對方的眉眼中瞧出了幾分華仲遠年輕時的影子。 想到暈過去前阮亦舒說的話,她下意識認為對方就是自己的孫女,心頭劃過奇異的好感。 這一刻什么作風(fēng)不正、什么抓奸懷孕都被暫時拋在了腦后,柔軟親情占據(jù)上風(fēng)。 “孩子,我是奶奶啊……” 華老夫人目光慈愛,虛弱抬了抬手想要牽池皎皎,卻被突然沖到床前的阮亦舒握住。 她順勢在床邊坐下,不著痕跡地擠開池皎皎。 “老太太,您認錯了,這是覃市海島部隊顧營長的愛人,名字叫…皎皎。” 不是她孫女? 華老夫人心底升起些許失落。 她沒和阮亦舒說話,而是偏過頭,視線落在收拾銀針的池皎皎身上,語氣和藹: “小姑娘,你會針灸?剛剛是你救的我吧,我感覺頭沒有之前那么疼了。” 感受到對方身上散發(fā)出來的善意,池皎皎笑著點了點頭。 “您這頭疼的毛病是年輕時落下的病根子,尤其天氣變化、勞累、過度憂思會導(dǎo)致加重,醫(yī)生給您開的湯藥是對癥的,要堅持喝,平時也可以用天麻粉蒸雞蛋吃,對緩解頭風(fēng)有好處。” 華老太太姓程,名令嫻,祖籍南城,所在的程家在那時是有名的大資本家,家世顯赫到哪種地步呢,當(dāng)?shù)卦幸痪湓捠沁@樣說的: 半座南城都是程家的,如果程家想,另外半座也可以是。 可程家在民族資產(chǎn)階級中卻是一個異類,他們沒有在兩個選擇中動搖徘徊,早在戰(zhàn)火時期,就捐出了大半身家援助抗戰(zhàn),解放后更是出錢出力支持國家建設(shè),帶頭積極接受國家改造,被親切地譽為紅色資本家。 無奈天災(zāi)人禍,本該走向鼎盛的大家族在接連不斷的動蕩中支離破碎,死的死,散的散,程令嫻因為跟隨丈夫華光渠參與救亡最后定居首都,方得以幸免遇難。 時至今日,程家,只剩她一個了。 而華光渠病逝后,支撐華家的,也只有她一個了。 池皎皎從華同安和顧錚的言辭間,窺見了那段艱辛的紅色歲月,因此對華老太太這樣的人物,心中更多添幾分敬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