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節:艱難的道路(一)-《賢者與少女》
第(1/3)頁
貫穿延綿萬里的里加爾最大山脈,坦布爾山脈的格里格利裂口,位于它最厚的那一段距離。
山脈另一端的奧托洛帝國民間有一個傳說,講述最初的那支氏族是來自遙遠的里加爾東方所受到迫害的流浪民族,他們向西逃亡時在海上迷失方向進入了噩夢海碰見海上風暴,流離失散損失了數百人的氏族絕望之中卻在一片“閃耀光輝之地”成功地登陸了。
而那地之中有著一巨大神狼,頭頂蒼穹,口吐人言。
“這是神允你之地,被猜忌排擠之人啊,這乃是你們的庇護之所。”
之后神狼便躺倒在地,化作延綿萬里的巨大山脈,將這一支流落的氏族與迫害他們的人所隔離開來,使得他們能夠在物資豐美的西方一直與世隔絕地發展下去。因為這個傳說,坦布爾這個詞匯在古代奧托洛的土語當中也意味著“偉大守護者”與“萬界國君的使者”。①
當然,傳說之類的東西通常都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但若是以亨利的知識水準來判斷的話,奧托洛的這個傳說未免沒有幾分真實性的存在。
當代奧托洛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區分于西海岸的語種,并且和大陸上最多人使用的拉曼語也有著極大的區別。之所以將這兩個地區列為對比對象是因為它們都在很久很久以前便已經擁有渡海的能力——換句話說,西海岸和東海岸的人都極有可能乘船向西行駛進而發現奧托洛的存在。②
但語言上的天壤之別直接證明了一切。相比之下,奧托洛語反而在一些詞匯上頭跟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的發音結構相當類似。
考慮到游牧民族遷徙的特性,歷史學家們因此推斷在上古時代最初的奧托洛人很可能確實是里加爾大陸東南方向的一支流亡民族——我們扯遠了。
話歸原處,若是真的按照奧托洛的民間傳說的話,那么格里格利大裂谷的所在,應當算作是神狼的“后腿”的部分。
不論在奧托洛一側還是在亞文內拉一側,坦布爾山脈的這一部分都相較其他部分更加地突出并且崎嶇,這也是為什么亞文內拉這邊可以輕易靠近到坦布爾的山腳的緣故,在西海岸的其他地區你都得先穿過密密麻麻的又布滿危險的叢林才能夠達成這一目的。
“呼……”
陽光照射不到的大裂谷之中,空氣的溫度要比外面低上不少,口中吐出的氣息都變成了白色的霧氣。
這里的天空終年都是灰色的,不論外頭多么地明媚,透過數百上千米高的兩側峭壁上生長的密密麻麻的青苔和灌木往上瞧見的那一線的天空,永遠都是這種顏色。
“……”米拉停了下來,格里格利大裂口的地面相當寬敞,即便最窄的地方都有著七八米的程度,因此當身后瓦瓦西卡的道路修復,亞文內拉和奧托洛的商人們自然也就沒有放過這一個天賜良機。
即便兩國關系緊陳兵對陣磨刀霍霍,趨利而行的商人們也從來不會畏懼——或者恰恰相反,正因為風雨欲來,他們才看到了商機。
三三兩兩的馬車行走在歪歪扭扭延綿出漫長距離的大裂谷之中,三匹馱馬,一輛敞篷馬車上帶著不少物資的一行人,混跡其中倒也不顯得奇怪。
愛德華王子那一身一向華貴的衣飾換成了普通的麻布衣服,還帶著兜帽。因為參加過多次騎士比武并且表現相當出眾的緣故,認得王子面容的人并不算少。
他并沒有攜帶什么武裝,而是和明娜假扮成了一隊年輕的商人夫妻,余下的三名護衛也扮成了隨行商人的模樣,沒有變裝的就只有亨利和米拉二人,穿著皮甲與鏈甲,帶著武器掛著藍色的傭兵徽章,走在最前面的地方。
陰暗的大裂口之中清風拂過,冰涼的空氣讓不少人都打了個寒顫。倔強的灌木密麻麻地遍布兩側巖壁的高處,努力地向上生長以獲取寶貴的陽光。
生物求生的本能在任何地方只要細心觀察都能夠察覺得到,亨利在前進的路上也不忘為身后的米拉進行講解,而賢者一如既往平靜又細致的話語也吸引了隊伍中其他幾人的注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葛市|
伊川县|
江都市|
汉沽区|
黔东|
安顺市|
兰考县|
讷河市|
平乡县|
青冈县|
且末县|
林州市|
河间市|
米易县|
娱乐|
邵阳市|
蛟河市|
汉源县|
莫力|
木兰县|
泰安市|
南华县|
通辽市|
常州市|
大埔县|
吉安县|
台东县|
镇平县|
聊城市|
谷城县|
天柱县|
临西县|
页游|
石狮市|
日土县|
长岭县|
柘荣县|
锦屏县|
凭祥市|
金阳县|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