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這次年節大典上,真正呈現出了萬邦來朝,共襄盛舉的空前盛況。 以往李恪只在歷史書中讀到這一段,記載著大唐盛世的光輝歲月,而現如今他卻可以身臨其境,甚至自己也成為了這段輝煌中的閃亮點綴。 不過讓李世民在意的是,曾連續幾年都派使者前來朝貢的高句麗和新羅,這次卻都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狀況。 當李恪走進承乾殿時,李世民正埋頭在書案上,看起來臉色并不是太好,佝僂的身影盡顯疲態。 看到這一幕,李恪心中首次產生了這樣的念頭,這位千古帝王的確也已經邁入了老年,又有誰能抵擋得住歲月的侵蝕呢? 只不過外人不會看到眼前這一幕,雄才大略的偉大帝王,總是將自己最偉岸英武的一面展現在世人面前。 “父皇,兒臣到了。” 李恪站在殿外行禮道。 李世民似乎沒有聽見,繼續拿著御筆在批示著重要的政務,半晌兒后才點頭讓李恪進來。 “高句麗發生政變之后,泉蓋蘇文現如今才是掌握實權的人物,而高句麗也逐漸對我大唐表現出輕慢的態度,這次使者竟敢遲來兩天,就足以證明他們的野心。” 李世民直截了當地向李恪提起高句麗的事情,而李恪也早就猜到,大唐和高句麗的戰事早晚都是要發生的。 “父皇息怒,高句麗妄想反抗大唐那是癡人說夢,泉蓋蘇文野心勃勃卻滿腦子想著蚍蜉撼樹,可想而知他們一定會失敗,而且輸得很慘!” “自從前朝遠征高句麗搞得損兵折將后,高句麗迄今為止還占據著不少原本屬于前朝的疆土,我大唐自然是要拿回來的,但現在苦于沒有什么正當理由向高句麗發兵,所以朕要聽聽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m 李恪略微思索,回道:“那高句麗使者想必今天會上朝覲見,父皇可以質問他為何姍姍來遲,他若是撒謊掩飾,我們就可以當眾揭穿并以高句麗有不臣之心為由發兵征討。” 李世民納悶地問:“你有證據證明高句麗使臣說的是謊言?” “有,父皇盡管放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