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兩駕馬車停穩之后,侯君集邁步下車,目光平視前方。 此時此刻他有些緊張,周圍籠罩在一片黑暗和靜謐之中,安靜到甚至可以明顯聽見自己粗重的呼吸聲。 對于侯君集這樣身經大小陣仗,也曾沙場揚名的人物來說,眼下所面對的局面并非那么危險。 可或許是人上了年紀,相較之前的他更加瞻前顧后,步步為營,絕不輕易做出冒險之舉。 他專注地盯著前方,一旦發現有什么不對勁的狀況發生,就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應對,畢竟他身邊只有一名車夫和兩名護衛跟隨。 動起手來的話,只要對方提前埋伏,他們就絕難身而退。 “咚……咚……” 前方馬車里傳來了腳步聲,隨后那個侯君集所猜測到的人物,果然還是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之中。?.?????.?? 巷子兩頭“唰”的一下燃起了火光,將這條并不算長也不算寬的巷子照得燈火通明。 “吳王殿下行事縝密,縱然太子派去吳王府盯梢的人再高明,也早就被甩開了?!? 侯君集一上來就坦誠吳王府門前有暗哨,也是為了向吳王示好,畢竟他今晚之所以到這里來,是為了能夠跟對方達成某種妥協的,何況主動權還不在他的手中。 李恪微微點頭,目光睥睨地盯著侯君集片刻,隨后才緩緩開口,“侯大人,我記得你曾當過吏部尚書,又算得上是長安本地人,官場之上最講究同鄉之誼,這些年來你可是籠絡了不少人啊?!? “可你千不該萬不該,在遠離長安的并州也搞拉幫結派,安插親信這樣的勾當,你心里很清楚并州對于皇上的重要性?!? 并州即太原所在,那可是李唐王朝起兵的大本營,在李世民的心中自然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要是知道有人在并州軍營中搞各種小動作,擾亂軍紀不說,還挑起軍中內部派系紛爭,極大地削弱戰斗力,那他肯定是要把罪魁禍首揪出來嚴懲不貸的。 正因為侯君集知道這件事被捅出去的嚴重后果,所以他明知李恪會要挾他,他也不得不來見這一面。 此時,他保持了表面上的冷靜,并對李恪說“吳王殿下,我是兵部尚書,要管理好天下兵馬豈是容易的事,很多時候必須用上一些非常手段,哪怕這些手段有些越界?!? “但無論怎樣,我只是想要替皇上分憂,盡職盡責做好分內之事?!? 李恪沒閑工夫聽侯君集狡辯,他有些不耐煩地打斷道“行了,這種鬼話你還是留著跟皇上去說吧?!? “你……” 侯君集面色一沉,對李恪的態度大為不滿。 “今天找你出來,就是想要告訴你,那些罪證都在我手中,你要想逃過這一劫,就得跟我做一筆交易?!? “我要怎么知道,東西究竟是不是在你手里?” “你派出去那五個死士,有四個被就地處理掉了,回頭我告訴你埋在 哪兒了,還有一個你是肯定找不回來了,他正在水里漂著呢?!? 李恪冷笑著繼續說道“他們沒有得手,那東西自然就在我這里,若是還不相信,我可以試著報出幾個姓名和籍貫,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從你這里花重金買到了軍職。”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由不得侯君集不信。 但他也不會乖乖就范,如果自己被威脅了第一次,那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他總不能被迫屈從無數次,那他就不要在官場上混下去了,趁早告老還鄉或許還能保住晚節。 “吳王殿下,即便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念在我是開國功臣,加上多年為李家出生入死的份上,也不至于要判我一個極刑,何況屆時太子和長孫大人都會出面替我求情。” 李恪就猜到他會這樣說,接著馬上反問道“丟官棄爵對于我來說不重要,這我倒有幾分相信,可要是讓天下人都知道你是個違法亂紀,中飽私囊的貨色,百年之后史書中又該怎么寫你呢?”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侯大人難道一點不在意后人如何評價你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