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軍費到位,大軍即日開拔。 李世民龍顏大悅,他給了李恪一個月時間來籌措軍費,原以為時間太短恐怕難以完成,但沒想到才半個月李恪就把軍費籌集齊備。 李恪的辦事能力,再一次讓李世民大為欣賞,縱觀他膝下這些皇子們,好像沒有哪一個有李恪這樣的才能。 這是一件好事,卻也帶來了麻煩,對李世民來說是時候好好想一想,關于這些皇子們之間的競爭關系,會給整個大唐朝局帶來怎樣的影響。 “陛下,您在憂慮什么呢?恪兒不是已經將軍費都準備齊了嗎?只要王師出征,淮西那些叛軍定然束手待斃,望風而降。” 長孫皇后見李世民整天操勞國事,長此以往下去肯定會對身體不利,于是好言勸慰起來。 李世民搖著頭說,“兒子爭氣,全天下的父親都應該感到欣慰,但唯獨朕不行。” “陛下何出此言呢?” “恪兒表現得越好,在朝中的威望也就會越高,但有時候這樣不見得是好事,我在為他感到高興的同時,也不免會有其他的擔憂。” 李世民并沒有把話說破,但長孫皇后何等聰穎,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簡而言之,這叫做帝王心術。 李恪繼續這樣展露才能,對太子李承乾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朝中上下誰都不是傻子,他們都能看出來李恪身上所蘊藏的巨大潛能。 倘若假以時日,他的風頭是不是就得蓋過太子了,那太子能樂意看到自己的皇弟如此風光無二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樣只會加劇皇子們之間的矛盾,從而引起更洶涌的明爭暗斗。 與此同時,在太子府內,李承乾果然正在生著悶氣。 “早知道這樣,就不應該聽舅舅的,現在讓李恪把事給辦成了不說,那些王孫貴族們也并沒有把他視作眼中釘,反倒是爭先恐后要買他的東西。” 隨著李承乾的如意算盤再次落空,他感受到了來自李恪的巨大威脅。 這不光是顏面的問題,同時也是關乎太子地位的核心問題,雖然李恪就算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動搖他嫡長子的尊貴身份,但就這么讓他繼續大出風頭,很多人都會開始質疑太子的能力,是否足以勝任儲君的角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