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也懂詩?” “俺不懂。” 那名百夫長搖了搖頭。 “村頭王二狗沒事的時候也喜歡念叨幾句,殿下作的,可比他要強出不知哪里去了。” 李恪啞然失笑。 連拍馬屁都不會,怪不得從軍這么多年,要能力有能力,但是到現在還是一個百夫長。 若是當了官,恐怕會被人坑得連個褲衩都不剩。 不過李恪也不是小肚雞腸的人,笑了笑就把這件事拋諸腦后了。 相反,他覺得,越是這種人,反而越是值得信賴。 出了長安城沒多遠,道路就變得崎嶇起來。 沿途的風景,也由蒼翠綠植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荒地。 這讓李恪慶幸自己早早地給馬車加上軸承的同時,也開始懷念起了后世的華國基建。 要知道,他現在走的,可是大名鼎鼎的絲綢之路啊。 這種全國都能排得上號的大路,尚且破成這個樣子。 其他不知名的小路,就不用多說了。 在馬車內晃晃悠悠地顛了幾天,李恪感覺自己有點頂不住了。 身體快要散架了不說,主要是這路途實在是太無聊了。 從長安到河西,一千多公里的距離。 后世乘坐飛機或者高鐵,半天就能趕到。 但在這個交通極為不便的年代,卻要用上半個月之久。 這半個月的時間,對于習慣了手機和電腦的李恪來說,簡直是難熬的折磨。 從王府出來之前,他倒是帶了幾本書。 但都是些晦澀難懂的經注,看兩眼就覺得頭大。 什么?你問為什么不帶小說? 且不說在唐朝這種時期,小說這種文體是否出現。 就是有了雛形,也多半是在民間流傳。 要知道,在雕版印刷術還沒有普及之前。 書本這種東西,可是實打實的奢侈品。 除了四書五經這種儒家巨著,或者《道德經》《金剛經》這些有關宗教的之外。 其他任何東西,如果隨便地印在書上,就會受到天下士子的唾棄。 這天,李恪實在是憋得慌。 “還有多久?” 李恪把頭探出車外。 “回殿下,今天日落前能到蘭州。” 還是那名百夫長。 “……這不才走了一半?” 李恪有些崩潰。 霍去病倒是沒什么事,整天騎著個馬晃晃悠悠。 出發前李恪告訴過他,不用藏拙。 畢竟軍隊這種地方,是靠實力說話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