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應姒姒笑嘻嘻,低聲道:“回頭我的收入穩定了,咱們也請一位阿姨做家務。”她也好騰出時間多讀些書。 知識多了,見識廣了。 更懂得如何趨利避害。 “可以。”秦宴辭十分支持。 姑娘洗完頭回來,滿意道:“挺出沫兒的,味道淡淡的,極好。”我剛洗完頭就有人問我哪買的洗發膏。 應姒姒自來熟似的回應:“我也是看你投緣才同意轉賣你的,一般人我可不敢。” “誒,你們住燕京哪個區?” “東城區。”應姒姒道:“你呢?” “南區的,聽說東城區住的都是有錢人,你們家庭條件是不是特別好?!” “再有錢的地方也有窮人,我恰好就是那個窮的,我們住東城區的邊上,筒子樓知道嗎?” “知道,一條走廊,兩邊都是房間,過道就像個筒。大家的鍋碗瓢盆放外面,走路一不小心,就會碰到張家的鍋,李家的灶。” 應姒姒點頭:“是。你是走親戚,還是上學啊。”聽口音,也是南邊的人。 “我是燕京師范學院的學生,清明回老家掃墓。咱們互相留個聯系方式,往后我的洗發膏用完了,好托你幫我帶。” “原來你是大學生啊,可以。”應姒姒對讀書人有著天然的好感,認為他們學識豐富,知書達理,整體素質較高,爽快的答應,并將新房子的地址留給對方。“我叫應姒姒,你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