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初四十二年秋,倉河村遭了災的葉家三娘,昏睡了一個多月后總算醒了。 倉河村位于河流上游,依山傍水的,太平年間日子過得也算殷實,就是今年鬧旱災,地里莊稼死了大半。 一時間村民過得捉襟見肘。 村頭處有個修葺得頗為工整的小院,院子用籬笆圍起來,院中還有幾個磚瓦房,房門緊閉著。 兩個二十出頭的女子點亮了一盞豆油燈。 她們正一邊縫衣服一邊小聲說話,屋里還有一個女娃娃,看著大些,約莫七八歲的年紀,還有一對雙胞胎男娃娃,瞧著還不會說話。 這家人姓葉,本是倉河村的富庶人家,只是半年前家中人遭了災,家中爺娘沒了,還未出嫁的三女兒臥床不起,只留下幾個不懂事的娃娃。 春末的時候山上吃食多,葉家人便上山采摘,誰知遇上暴雨,山上一片土石滾下來,砸傷了許多人。 倉河村許多村民被埋進去,等挖出來時,好些個死了,再有些的接回去養了幾天,人也沒了。 葉父葉母便在這其中,也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他們的三女兒還活著。 說來也是奇怪,本來養了一個多月人瞧著都好了,誰知夏末一場高熱燒起來,人又躺著不行了,偶爾意識清醒,也是迷迷糊糊的。 村里人私下里都說這葉三娘留不住了,還勸那兩個早已出嫁的大娘二娘,不要繼續浪費錢財。 畢竟她們還有弟弟妹妹要安置,好歹她們葉家也算是有些家財,攢一攢,幾個小的也能養活。 這小半年來兩人不知為這三娘添補了多少,兩個外嫁女,這么往娘家貼錢也不像話。 誰知這大娘和二娘就像鐵了心一般,根本不管旁人說什么。 如今爹娘沒了,剩下的幾個小娃娃全是姨太太生養的,她們再不能失去唯一的親妹妹。 “今天的藥喂了沒?” “還沒,剛喂了些米粥。” “哦,米粥吃了多少?” 二娘搖頭,燈光暗了些,她便想起身取來白蠟。 “別去,三娘還沒醒,家中還要省著些用。” 她點點頭,嘆了口氣,“阿姊,我不常在這邊,還要你多留心照看,幾個小的也別叫閑著。” 說著她從懷里掏出了幾文錢。 大娘抹抹眼淚,伸手接下,這些都要省下來給三娘買藥材。 ………… 昏暗中,葉霓仿佛聽見有人在她身邊說話,低低的,她腦袋針扎一樣的疼,想起身卻一直起不來。 她慢慢呼吸,也不知熬過去多少時日,中間間歇有人過來喂粥喂藥,摸著她的臉,與她細細說話。 那手粗糙干燥,方言腔調也從未聽過,卻讓她感到分外的熟稔與安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