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胡老大和胡老二一起回了胡家。 在路上,二人握手言和。無論老太太提什么要求,他們倆要共同進退。 叢氏早早等在村口,見胡老二回來,趕緊沖他招手。 “二哥。” 叢氏沖上前將老太太的意思表明,省得胡老二兩眼一抹黑,再被老太太牽著鼻子走。 得知老太太要把地分給四家種,胡老大和胡老二相視一笑,這太容易解決了。 故此,當老太太把問題一說,二人均表示要出錢雇人種地。老三缺錢,那就雇老三種地吧。 一錢一畝地,二人均付了十錢,就等胡老三出丑,老太太吃癟。 為啥? 平日里三十畝地要全家一起種,如胡老二、如叢氏幾人雖沒出大力,但也能幫著分擔幾畝地的活。秦氏更是,她雖不自己下地,但人家有小廝幫忙。胡家的地胡老三、胡老四出力不少,秦氏的小廝也出了力。 這回,胡老大把錢一交,秦氏的小廝自不必出現。 指望胡老三自己種三十畝地? 天方夜譚。 地種不上,老太太肯定著急,到時候再來找他們幫忙,事情就不能這樣簡單了。 胡老大為了反制老太太,硬是憋著性子沒提錢的事。 又是二十錢入賬,蚊子再小也是肉,老太太把二十錢數好,小心地放進“百寶箱”內。 這還是跟胡老大學的經驗,把錢統一歸置。 老太太讓胡老三給她做了只木箱子,專門用來放錢。 胡老三的手藝粗糙,好歹能看出個箱子樣,周圍高低不平,還有毛刺。老太太也不嫌棄,這里面可放著上千兩銀子哩! 鎖好木箱,老太太又把箱子推回床下,開始琢磨種地的事。 種地不難,如何把地種好才是難事。 張氏的經驗不錯,但老太太總覺得差了點什么。 差了點什么呢? 老太太平躺在床上,翹著二郎腿琢磨來琢磨去,也沒琢磨出個所以然。 “嬌嬌,你說種地最重要的是什么?” 老太太自己想不通,又把系統拉了出來討論。 嬌嬌軟軟的聲音猝不及防闖入腦中: “種子唄。” 老太太醍醐灌頂,想不通的問題迎刃而解。 “對,種子!” 她翻身坐了起來,沒注意腦海中那道屬于統子的聲音快速消失。 張家種的稻谷是整個村種得最好的稻谷,但經驗嘛……老太太事后問過小田氏,對比了張氏的經驗,好像也差不多。甚至,在某些問題上小田氏的經驗更足一些。 老太太那個想不通的問題是,既然二人經驗差不多,那為何兩家的稻谷會差這么大? 答案就是種子。 張家的種子好。 張氏沒來之前,張家的稻谷長勢實屬平常,問題出在張氏帶來的種子上。 若是豐收時,換點種子也就換了。偏偏到現在播種之際,各家的種子都是有數的,總不可能用自家的好種子去換別家的差種子。 “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