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不這些東西都挑上,一來一回會累死他的。 再說了,山里還有好東西,他得留點力氣把那些東西都給背下來。 下過雨后路上就有很多爛木頭,那些爛木頭上就冒出很多黑木耳還有蘑菇,趙國慶就撿一些自己認識的蘑菇采摘。 土黃色的黃土菌,還有一些雞樅菌,外帶不少的黑木耳。 這會的黑木耳肉質(zhì)很厚,一旦碰到長黑木耳的爛木頭,那就是一片一片的,從木頭上往下擼這些黑木耳的時候,特別的解壓。 趙國慶高興的嘴巴都裂開了。 這山里可都是寶貝,進山一趟,只用彎彎腰東西隨便撿,這些弄回去都是好菜,吃不完可以晾曬起來。 唯一有點麻煩的就是,要在山里找一找,也不是每個爛木頭都有這些東西。 在一些固定的地方,而且最好是下雨后,這些菌子和黑木耳才會像雨后春筍一樣都冒出來了。 趙國慶對山里了解的比較多,知道哪邊的爛木頭喜歡長那些菌子和黑木耳,所以他一找一大片,那些像黑色蝴蝶一樣的木耳,最大的一朵都快有巴掌大,只用采摘幾片應該就可以炒上一大盤。 黑木耳炒雞仔,炒雞蛋,或者直接涼拌那味道都特別棒。 這種黑木耳趙國慶直接采摘了半簍子,看著都有十多斤的樣子,黑木耳吃不完的話,可以拿出來曬干儲存,可以賣可以吃。 弄了不少黑木耳,趙國慶的腳步?jīng)]停,又去了那個自己常去的竹林里。 那里面不少的竹蓀菌,只是他這段時間沒過來,很多竹蓀菌都老了,那些也不能吃了,他撿了許多嫩的,把黑木耳裝進袋子里。 把背簍騰出來裝竹蓀菌。 這東西賣錢留著吃,都是極佳的美味。 特別燉湯,夏天湯里放一些竹蓀菌,那湯就不容易因為天熱而壞掉。 以前家里窮,靠著這竹蓀菌賣了不少錢,這一次趙國慶打算把竹蓀菌都曬干,留一些自己吃,也可以送人。 像上一次碰到的宋思源,對自己幫助不少,下次過去給她帶一些特產(chǎn)。 搞完這些,趙國慶回去的路上找了一根木棍,然后把藏起來的獼猴桃以及黑木耳等挑起來,往回走。 好在是下山路,要是上山路,這后面背著竹蓀菌,肩膀上挑著獼猴桃以及黑木耳,哪怕趙國慶是個壯勞力,這么重的活他也有些吃不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