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北齊的元嘉郡主?” 杜蘅輕輕點頭:“大概是她,我與她打過幾次交道,故此認得她的字跡?!? “怪不得呢,區區一群烏合之眾,竟然短短幾月,能夠搞的如此聲勢浩大,原來竟有北齊的人從中作梗?!? 信中的內容,確實是去寧州借糧,要親手交給寧州的義軍首領楊開泰。 杜蘅若有所思的想了想,說道:“此次信沒送過去,幾日永嘉城不見糧食過來,依舊會派人去借糧,得想個辦法將寧州這根釘子拔除?!? “怎么拔除?” “來啊,去樂城將吳公子給請過來?!? …… 正在樂城賑災的吳幼薇,當即回到軍營。 杜蘅知道吳幼薇的書法造詣很高,模仿別人的筆跡也很在行。 隨即又將永嘉城內,兩個送信之人叫來。 二人都是農戶出身,杜蘅對他們做了思想工作,給了很多糧食,以及許諾了田地。 送信人早就聽了程虎和朱沖這些天在城外的喊話,說實在的,他們已然有了一些心動,但見杜蘅確實給了他們很多好處,也想立功折罪。 不然,已經落入朝廷軍的手里,他們若不配合,也沒有生還的可能。 杜蘅又找了兩個人,跟著他們一起去了寧州,若他們到了寧州出爾反爾,當場擊殺。 寧州首領楊開泰見了他們。 信件呈了上去。 楊開泰打開看了一眼:“嗯,確實是齊軍師的筆跡,永嘉城現在什么情況?” “朝廷軍圍困永嘉城已經多日。洪天王希望楊頭領能夠出兵相助。” “不是說好了互為犄角嗎?這樣朝廷軍就不敢攻打永嘉南門。若攻打永嘉南門,我寧州就能從背后給他們致命一擊。” 送信人按照杜蘅交代的話,繼續說:“話雖如此沒錯,但形勢有變,朝廷軍里來了一個欽差大臣,好像叫杜蘅什么的,他天天讓人在外面喊著什么分田分地,投降吃糧的話,現在永嘉城內人心浮動,必須要與朝廷軍一戰。” “一直都是以守待攻,這次為什么改變策略?” “小人也不是很明白,畢竟都是軍師的主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