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房四寶呈到張旭的面前。 張旭處于微醺狀態(tài),拿著毛筆蘸了蘸墨,揮毫落紙如云煙。 杜蘅站在一旁觀看,一共十個字,大概能夠認出七八個字,因為張旭寫的是草書,杜蘅對書法研究尚淺,太草的字他辨別起來就有些困難了。 “廣陵琉璃酒,醉殺陽澄秋。”黃學正念出了張旭的題字。 接著張旭就在落款之處,留下姓名,同時解開腰間的錦囊,取出一方印章,對著哈了一口氣,蓋在了上面。 杜蘅如獲至寶似的將墨寶收了起來,笑道:“多謝張市令了。” “我為酒題字,非是為你題字。” “明白。” 張旭笑著點了點頭:“這白琉璃還有嗎?再給我來一壺。” “稍等。” 杜蘅立即又讓伙計上酒。 現(xiàn)在樓上樓下,很多客人都喝上了白琉璃。 一兩二百文,比廣陵那邊漲了一倍。 這應(yīng)該是當今世上最貴的酒了,由于酒精度高,深受一些客人的好評。 有些人喝酒就是為了醉,白琉璃完全滿足這一點,沒喝過高度酒的人,沒有人能撐得過半斤的。 自然也有人不喜歡這么烈的酒,那就只能喝次等酒了。 …… 白琉璃酒的出世,直接粉碎了江楓等人的計劃。 尤其現(xiàn)在喝白琉璃酒已經(jīng)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一兩二百文的酒,誰喝誰有身份。 請客吃飯都得叫上一壺白琉璃酒,這樣才夠面子,才夠誠意。 酒本身好不好喝,倒在其次,就像現(xiàn)代很多奢侈品一樣,非要說實用性,其實也沒有那么強,主要彰顯的是一種身份。 杜蘅自21世紀而來,也是一位創(chuàng)業(yè)青年,不僅要對市場了解,對人性也很了解。 人性就是,富人就必須與窮人做出劃分,吃的用的都和窮人一樣,富人哪里還有優(yōu)越感? 他們需要這種優(yōu)越感。 以前富人喝的上等酒,一二百文一斤,一般百姓逢年過節(jié),想要奢靡一把,其實也能喝得起。 但一斤白琉璃酒,需要三千六百文,普通百姓要喝,倒也能喝,只是一頓酒喝掉一個月的收入,多少有點肉疼。 這樣就徹底拉開了貧富之間的差距。 杜蘅的營銷已經(jīng)從人的心理層面出發(fā),這是江楓之流,以及其他酒樓所不具備的高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