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拿最簡單的詩來說,可不是讓你隨心所欲的發揮。 杜蘅當時的詩題是詠雞,寫一首五律,規定好了押哪個韻,每一聯的起承轉合都有嚴格的要求。 而且還要借物言志,這個志也幫你設定好了,通過雞抒發報國的情懷。 光是想這二者的關聯,腦細胞就得滅一個團。 “其實我本不打算去考科舉,是剛才那位樂博士拉著我去的,充其量我就是個打醬油的。” “梁兄你想想,我杜家是武將世家,如果我再考了科舉,進了文官集團,即便圣上信任,但朝中也難免有奸佞小人,以此大做文章。” “手握兵權的上將軍,孫子進了文官集團,呵呵,要被有心之人參了一本,說杜家試探君權,有不臣之心,我祖孫倆可能現在連命都沒了。” “所以我這個進士說什么也不能中。可我幾乎交了一張半白卷,卻偏偏中了進士。這分明就是一個坑啊!” 具體誰要構陷杜家,杜蘅現在也只是猜測而已。 但他現在已經隱隱有些感覺,這事沒準和樂荊還有一些瓜葛。 “本朝以文制武,武將家族既已執掌兵權,若再與文官交從甚密,確實會被人抓到把柄。但你也不至于殿試的時候,一問三不知啊。”梁辰越想越怪,隱約覺得科舉舞弊案沒那么簡單。 “稀里糊涂的混上了殿試,我當時腦子都是懵的,怎么著都是死路一條。” 梁辰若有所思,如果杜蘅說的是真的,那么當時他的處境,確實死路一條。 你在殿試一問三不知,先皇肯定懷疑,你是怎么混入三甲之列的,一定會查。 但要你在殿試對答如流,也會有人將之前的半白卷呈上來,還是個死。 明明有此才華,卻偏偏將試卷答成這樣,是何居心? “你當初若是將試卷答好,殿試發揮正常,或許便不會有此一禍。哪怕小人弄權,以杜家交涉文官為由,想做文章,也是需要時間的。而且先皇念及杜家的功勞,未必會對杜家如何,再怎么樣也比現在的下場要強。” 杜蘅裝出一副懊悔不迭的模樣:“當時我哪能想到有人給我下套呢?只想隨便應付一下科舉,被刷出榜之后也沒什么事了。誰承想我竟真的中了進士?” “杜兄,我在朝堂也認識一些人脈,你若有冤屈,我一定為你申冤。” “多謝梁兄好意,但這個案子已經一錘定音了,我勸你不要摻和其中。” 梁辰側目微微一笑:“我觀杜兄不是無膽之人,被人構陷了你都不敢出聲?” “我的冤我會自己申,但我不想連累梁兄。你想,我杜家三代忠良,為國盡忠者七,家祖父拜上將軍,從二品,說被籍沒就被籍沒了。你可知這背后的兇險?” 科場舞弊案牽連甚廣,被籍沒的不止杜氏一家,還有一些官員罷的被罷,貶的被貶,殺的被殺,流的被流。 梁辰神色凝重,默不做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