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余年經這鏡妖之事前后幾番折騰,不覺間已然在宋府中度過了四五日的光陰,奈何宋員外實在是盛情難卻,等趕回桃源樓時,則已是第二天的霞光照得滿身了。 回頭桃源樓內,少年也自覺離開時間實在太久,頗有些不好意思,正待如尋常一樣偷偷溜進堂內,隨手從中取了塊抹布,好裝做兢兢業業一樣,不了卻還是被周掌柜碰見,正滿面尷尬訥訥無語,等著后者對著自己劈頭大罵。 卻見那周掌柜非但沒有怪罪,并且還擺出一臉諂媚樣子,咧嘴對自己笑道:“喲,小年,這從宋府降妖除魔回來怎么不好生休息休息,這些活讓小廝伙計去做就成,咱們桃源樓不比宋老爺家,事煩食少,可別累壞了身子!” 聽得那周掌柜言語再加上這么阿諛的一副臉色,讓余年一度懷疑這素來對自己沒甚好臉色的桃源樓一把手莫不是也被鏡妖附身,左瞧右望確認那兩撇鼠須是別人透露不出來的氣質后,少年結結實實地覺得渾身一陣惡寒。連忙點頭,不愿在周掌柜面前多呆一刻,慌忙溜回了自己的房間。 周掌柜見余年匆匆行色,搖頭自顧自地酸溜溜感慨嘆道:“咸魚也能翻身,真是世風日下,世風日下呀!” 再說到余年,正回頭打量著今日周掌柜到底是吃錯了什么藥,卻冷不防的與一人相撞,只聽那人輕呼一聲,伴隨著“叮叮當當”幾聲,袖中的十數枚銅錢滾落四處。 見撞到了人,余年急忙立定,直言抱歉,只是抬眼望去,見他所撞之人,眉清目秀,一襲青衣,正是這桃源樓侍女莘芊。 待到自揉著痛處的青衣侍女看清了這肇事之人的面貌,沒好氣說道:“怎么這么久了才回來,不是好幾日前便替那宋員外除去了妖怪嘛!” 余年一邊蹲下來幫莘芊撿起散落四地的銅錢,一邊笑道:“這不是宋老爺熱情好客,非得讓我多留幾天嘛,說起來你咋知道的?” 青衣侍女笑意盈盈道:“這宋老爺昨日便派人來了桃源樓,點名說你除妖有功,又說什么被收為四方山仙長的記名弟子,這不,破格擢升你為桃源樓管事,還別說,這東家說的話就是管用!你是不知道當時桃源樓滿座聽到你這個小伙計一飛沖天,別提大伙嘴張得都能塞下一個南瓜了。” 說罷,莘芊拿胳膊肘撞了一下余年,滿臉期待繼續言道:“不然就憑著你溜工那么多天,這周扒皮能給你好臉色看?倒是我沒想到你還真有這本事。” “以前聽酒坊福掌柜說過,當年我爹在虞縣的時候,在這一地可是響當當的大俠,三四年沒見到一個草寇,而我呢觀劍百遍,其義自見嘛,嘿!想來我應是天賦奇高!要是拿得出個一招半式,那輪得到四方山道長出山呀。”余年趾高氣揚伸起拇指點了點自己的胸膛,故意做出余光瞄人的表情。 青衣侍女看著余年擺出了那幅十分欠揍的表情,倒也不生氣,樂呵道:“是是是!那小女子以后在桃源樓可要全仰仗余大俠啦!” 余年似是聽了十分受用,臉上不由多了幾絲笑意,說道:“過獎啦!雕蟲小技而已,說起來你今天揣著錢走那么急,做啥去呢?”少年忽然想起方才青衣侍女火急火燎的樣子,著實有些奇怪,便出言問道。 莘芊聽他相詢,將銅錢重新數了一遍,確定一枚不差后,晃了晃袖口,向少年解釋道:“也是,余年你一頭心思忙著替宋府除妖,這虞縣來了位清饒上師,我正是要去他那里求得一張符箓。” 余年第一次聽說這位大師的名號,便頗感好奇,略微多問了幾句那清饒上師是什么人。 莘芊笑了笑,一臉崇敬道:“余年你還不知道哩,這位清饒上師廣結善緣,昨日在城北宣揚教法,懸壺濟世,如那失了心智的李大嬸,也因喝了這位大師的符水,便也正常了,說起來現在她一心皈依,已然是這位大師門下教徒了。” 余年看著滿心歡喜的青衣侍女,剛想問你這么大搖大擺出去就不怕周掌柜責罰你了?卻猛然發現莘芊頭上的發簪今日已換做了早之前剛來桃源樓的木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