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待到余年從自己住處拿完了劍,一行三人,再次大搖大擺地來到了宋家大門口。 臨近宋府時,昨日夜間未能見其真貌,此時才覺這首富之名所言不虛。只見這宅院位于繁華地段,極為寬闊,青磚黑瓦,飛檐斗拱,那門口的隨從小廝忙進忙出,只遙遙望上一眼也知非富即貴。 老道士突然停下腳步,從懷中取出符紙遞給二人,今日之事還需做的萬全準備。 “切記不可離身!”他囑咐道。 楊晴毫不猶豫的就裝入里衣,她知道這是老道士畫的保命符,關鍵時候還是能用得上的。余年也照葫蘆畫瓢的安放好符紙,老道士又從懷里掏出羅盤,仔細分辨著這宋府四周的氣流,觀察著羅盤上的指針,眉心緊蹙,原是風水極佳的宅子,彼時卻有些氣運不妙。 余年四顧張盼,左右總不能自己登門造訪,最終目光還是落在了老道士身上,雖說衣著有點不修邊幅,但好在老道士面容清庸,鶴骨仙風,自己與少女站在一旁扮作個隨身童子,倒還真有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樣,讓人第一眼看去便有了幾分敬意,于是開口吹捧道:“老先生,您仙風道骨,一眼便知是道法高深,我與這位姑娘站在身旁,像是兩位童子,要不然您上前敲門,也好能讓宋員外信服。” 聽余年一口一個“仙風道骨”、“道法高深”老道士聽得是心花怒放,心說既然已經到了宋府大門,哪有再退回去的道理,而且這賞錢可抵得上她和小丫頭一年花銷了。在少年和楊晴的崇拜目光之下,老道士捋了捋胡子,又整了整道袍,這才上前一步。 老道士扣了扣大銅環,整得門上哐哐作響,不一會兒就有個家仆探出頭來問何事? 老道士行走江湖多年,早已經應付自如,簡簡單單作了個揖,開門見山的說明了自己來意。 那宋府家仆應是得了員外吩咐,一聽得老道士說是來為自己府里降妖除魔,便不等通報,直接將三人迎進了府內。 高墻門戶大院里,雕梁畫棟刻畫窗,香木青磚樓照壁,飛檐挑角畫眉梁。繞過了堂皇的主廳,轉角沿著一條青石鋪就的院落甬道,余年三人便被家仆帶到了一件像是專門用作會客的東廂房內。 那宅府主人宋員外一聽聞家仆說有法師上門,也顧不得整理衣冠,便急匆匆地去東廂房內接見余年等人。 未等跨入東廂房門檻,那宋員外便站在廊外拱手高聲喊道:“仙長駕到,有失遠迎,請上座。” 老道士倒不客氣,也就坐了上去。 雖說宋府之前來過不少道士和尚,卻也都是無功而返,令宋員外對這些所謂降妖捉怪的法師猜疑是不是名不副實,不過,待到與為首的老道士交談了幾句,倒是讓宋員外覺得這幾人并非是前來渾水摸魚的江湖術士,其實倒也無怪宋員外生出這樣的看法,別看老道士平時算卦摳摳索索,但畢竟常年在外游歷,除了長相頗為符合傳聞中那些仙風道骨神仙人物外,談吐見識也頗為不凡,骨子里也露著一股清高自潔,遇上宋員外這種富賈,也自是溫文爾雅,言語得宜。 于是,讓本來只是準備將幾人當做尋常捉妖法師的宋員外,倒是打開了話匣子,與老道士如知己一般握著手熱絡攀談了起來。 見二人這般情投意合,除去余年的欽佩之情,一旁的少女忍不住刮目相看,這老頭平時不靠譜,裝腔作勢便是一把好手,就他這樣,還真有幾分得道高人的意思,可論身手……似乎也就那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