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簪花宴場景有些復古,有點像是春秋戰國時期公卿將軍宴請門下食客一樣,在正中空地擺了數排矮小幾案,大約有二百余張吧,每張幾案可坐一人,幾案上有做好的美食及果盤,然后還會有差役流水式的往來,往每張幾案上增菜取盤。 其實大部分人也都不關注吃什么,簪花宴吃的主要就是榮譽,當然朱平安是例外的。 新進生員人數眾多,貢院場地有限,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正中空地的那數排矮小幾案有位置,在偏僻一點的地方還有數張大長桌子,也可以坐人,一桌可坐十余人,不過沒有正中位置好罷了。 畢竟這只是新進生員的歡迎宴席而已,若是鹿鳴宴(為鄉試后新科舉人而設的宴會)、瓊林宴(為殿試后新科進士舉行的宴會)這種高規格的宴會,肯定不會出現這種安排不善的情況。 正中的數排幾案是最佳位置,一是距離提學官等大人物近些,另一方面單獨的幾案也隱隱給人一種不一般的感覺。 朱平安對場中的單獨幾案也比較感興趣,自己一人一桌吃東西什么的多方便,也不用擔心被同桌人灌酒之類的。 誰坐場中的單獨幾案,誰坐角落里的長桌子,這都沒有固定,就看你臨場發揮了。而且,看大家躍躍∧長∧風∧文∧學,x欲試的樣子,似乎都對場中的數排幾案比較感興趣,紛紛快走幾步占住其中一個,現場斯文卻又激烈。 朱平安雖說排隊時站在了前面,但是去占場中的單獨幾案時。卻也僅剩了最后幾張了。 朱平安站在其中一張幾案前,正要落座。卻聽“啪”的一聲,一把折扇劃了一個拋物線。從身后輕輕的落在了朱平安面前的桌上。 尼瑪,這種場合都敢用這種方式搶位置。 朱平安轉頭就看到一位陌生的但渾身有股紈绔氣質的新進生員,正含笑看著自己,頗為自得,似乎斷定自己面對這種情況,只能鎩羽而歸。也是,在這種場合,若是不想引起提學官等官員注意,只能忍氣吞聲讓了這張桌子。 那位紈绔氣質生員的舉動只是引起了周圍數人的注意而已。這點動靜在這數百人之中,還遠遠未到能引起最前面提學官等人注意的地步。 不只是巧合還是什么,附近落座的人中恰好正有昨日填寫親供時遇到的郭子諭劉謙等人,這一刻也正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一幕。想看看朱平安作何反應,讓吧,那就會顯得有些無能,這些幾案已經全都沒有了,只能去角落長桌了;不讓,則顯得小家子氣。惹來紛爭,又可能會引起提學官等人注意,留下不好印象,兩難選擇。真是有意思。 朱平安看著自己面前幾案上的折扇,微微勾了勾嘴唇,無視折扇落座。一臉憨笑的把幾案上的折扇遞給那位紈绔書生。 “這位仁兄,你扇子掉了。” 朱平安這句話。聲音不大也不小,足以讓附近看笑話的聽的清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