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倭策-《朱平安寒門崛起全文免費閱讀大結局》


    第(2/3)頁

    “哪里哪里,您請。”朱平安拱手示意對方先走。

    “您先,俺不急。”漢子搖頭。

    呃。好吧,朱平安背著行囊,打著雨傘率先往應天城走去。進了應天,朱平安便徑直往上次住的客棧走去。

    熟悉的秦淮河案。熟悉的江南貢院,熟悉的夫子廟,很快就到了上次住的客棧。因為這次在路上只用了兩天不到的時間,距離科考還有十七天左右時間,所以此時客棧內人還不多。

    朱平安才進客棧,掌柜的一下子便認出了從本客棧走出的院試案首。很熱情的將朱平安迎到客棧內,又是讓店小二取干毛巾又是讓店伙計倒姜湯的,真是賓至如歸的感覺。

    “朱公子是要住店吧,上次您的房間還給您留著呢。”

    或許是朱平安上次案首給店里帶來了不少生意吧,掌柜直接將朱平安安排到了上次住的那間上房。付錢時,掌柜的屢次推讓不收,                    讓不收,還是在朱平安的堅持下才收了錢,不過價錢比上次閣樓的錢還少收了一百文。

    窗外秋雨不肯停歇,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應天。

    果真是一場秋雨一場寒,不過兩天時間而已,離家時還燥熱的很,現在都能感覺到涼意了。

    朱平安將東西收拾好,洗了個熱水澡,換了身干凈衣服,便坐在桌前鋪開筆墨紙硯,寫了一封平安信,寫好地址收信人等信息,并一錢碎銀子托樓下店伙計抽時間送到附近的民信局。朱平安只知道這個時候有民信局,但是不知道費用是多少,給了店伙計一錢碎銀子,多退少補,多出來的錢就當自己的飯錢了。

    民信局,是明朝永樂年間在民間出現的專業民郵機構民信局。民信局的出現是民間貿易、民間交往日益發展的必然結果。當然,朱平安也不管他出現的原因是什么,總之能把自己平安的消息送到父母手里就行。

    傍晚時分,店伙計送來了晚飯,又給了朱平安一張蓋有私章的收據紙條,并告知朱平安,已經將信件送到了民信局,剩了二十文錢。

    謝過店伙計,朱平安用過晚飯,便坐在窗前點亮油燈,練習寫起策論來。

    考過童子試后,鄉試、會試、殿試等等策論可是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的。另外,在古代評價一個人的才華,大體分為三部分,一是詩詞,二是經辯,三是策論,其中策論所占比重絲毫不見的比詩詞少。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也就是蘇軾他爹,你聽說過他的什么詩詞嗎?沒有吧,他就是憑借一篇策論《六國論》名噪一時的,他對北宋軍隊的評論以及作戰的設想,在士林和朝廷中流傳,造就了蘇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美名。

    雖說八股文占據了整個大明的科考,但是,朝廷開科選士,向來以‘策論‘作為主攻,大明也不例外,八股只是文體,文采飛逸者更好,但你的見解獨到,才是上上之選。尤其是殿試時,更是策論占據核心,皇帝就當時的時政、農事、民風等問題出題,由考生對答,這就是對策。譬如:皇帝問你,如何治理沿海倭患,你來提出自己的想法、見解和觀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