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平安連忙晃著小胖手,一臉失落道,“愿意,小子愿意。只是小子家貧,家里沒有錢可以供我蒙學讀書。” 說到這,朱平安雙眼復又亮了起來,“一日放牛,聽到夫子學堂授課,茅塞頓開。又聽夫子講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因此大著膽子來這偷聽夫子講課。夫子講的好,小子自然希望能在夫子座下蒙學,但實在家貧,希望夫子能容許小子在外聽講。” 這小子不僅勤奮,而且言語條理清晰,面對自己故作嚴肅的反問,表現鎮定自若,不像私塾里的那些孩子見到自己一個個面有駭色手都不知道放那好。 在孫夫子眼中,朱平安更是一塊等待自己雕琢的璞玉。 你家貧,沒關系啊,你來讀書我不收你束修,我又不差那點錢。孫夫子可不像朱平安的大伯,孫夫子人家可是秀才,雖說沒有考上舉人,但也是一個每月 一個每月受政府供養的秀才,而且家有良田數十畝,根本就不差錢。孫夫子開館蒙學,主要就是因為自己科舉無望,想著盡自己一份力,為國家培養一些人才,也為自己宗族,為自己的村子培養出一些有識之士,如果有可能希望能有弟子實現自己所沒能實現的愿望。 “無妨,夫子不收你的束修,明日正式收你入館蒙學。”孫老秀才不在意的捻須微笑。 蹭課,被賞識,可蒙學,不收束修。 這么一連串的驚喜,仿佛上天掉下來的餡餅,讓穿越以來從來沒走過運的朱平安有一點不真實的感覺。 “謝謝夫子。”朱平安對孫老秀才非常感謝,這是一位真正值得尊敬的老師,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君子以厚德載物,彎腰感謝,腦袋都快彎到胸前了。 孫老秀才還以為朱平安感激的要跪謝呢,對朱平安的品性也更為滿意了,還真是一片赤子之心呢,連忙伸手攔住朱平安。 “莫急,待明日拜過孔圣也不遲。”孫老秀才摸著朱平安的腦袋說道,“今日暫且如此,明日拜師過后你就可以入館蒙學了。你回去告訴你爹娘長輩,就說夫子說的,不收你的束修,只管來蒙學就是了。” 古代蒙學也是比較講究的,一般都是先拜過孔子像,行了拜師禮才可以正式蒙學的。而且,拜師一般也都選一個好時辰,比較講究一些。孫老秀才沒有讓朱平安現在拜師,也是出于這種考慮。 “謝謝夫子,我待會回去就給爹娘說。”朱平安發自肺腑的表示感謝,能遇見這么一位老師,也是自己的幸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