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平安給浙軍下令,從即刻起所有人加練馬術、騎射和劈砍,當前以馬術為主,騎射和劈砍為輔,短時間內不求能做到騎射和劈砍,但要人人都會騎馬。 當然,這里的騎射指的是火銃,而非弓箭。 下令容易,練起來難。 首先,新買來的馬和騾馬不適應火器的聲音,一放火器,馬和騾馬就受驚,嘶鳴亂竄,費了好大的勁才將它們安撫住。 為了讓他們盡快適應火器,朱平安令將士在馬匹附近操練火器,令它們盡快適應火器的動靜。 之前的軍中的馬就是這樣適應出來的。 除此外,在馬上放火銃也不容易,一來浙軍現有的火銃太長,不太適合馬上開槍,不是很方便;二來,馬背上裝填火器太困難了,比地上難多了。 其實,朱平安知道適合馬上開槍的火銃,不是火繩槍,而是燧發槍。奈何,技術有限。 朱平安只能把所知的有限燧發槍知識旁敲側擊的講給裝備營,開發他們的思路,讓他們少走彎路,盡快研發出燧發槍,但短時間內是沒戲了。 光是扳機都是一道不易逾越的深溝,更不用說擊發錘、彈簧還有燧石了。 不過,有了正確的道路,絕對可以大大的加快他們的研發速度。 未來可期。 在浙軍校場塵土飛揚、將士在寒冬揮汗如雨的時候,大伯朱守仁、胡煒和夏羌三人則有些春風得意。 中午,當他們不情愿的出了營帳,即將捏著鼻子去排隊打飯的時候,一個士兵提著食盒從遠處走來了。 一開始,大伯朱守仁他們還以為是給朱平安送飯的,畢竟朱平安是浙軍的最高主帥,享有這個特權才是應有之義,至于排隊最后吃鍋底什么的,沒必要。 “呵呵,朱兄,看看來咱們的話,對朱大人還是有影響的,你看,這不小灶來了。” 胡煒微微笑了笑,小聲對大伯朱守仁說道。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夏羌也笑了笑,“以后,朱大人會采納我們更多意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