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經掃了眾人一眼,知曉眾人無非擔憂事后追責罷了,不無鄙夷的冷笑了一聲,緩緩開口道:“諸位,應天乃我大明陪都,倭寇此番悍然攻襲應天,不用我說,諸位也知道此事的影響有多大。我等既食君祿,自當忠君事,無論是誰,概莫能外!今日,召集諸位前來集議,諸位但請暢所欲言,無需擔憂因言獲罪,我等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商對策,最終決定乃我等聯合之決定,一切結果皆由我等共同承擔,當然,本官與何鎮守還有魏國公會擔首要之責。” 聽到張經說不會因言獲罪,一眾官員不由松了口氣,紛紛開口了起來。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倭寇來了,那就派兵出城滅倭就是了。咱們有大教場營、小校場營、神機營、巡邏游巡營、新江口營等京營,兵士不下十萬,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番從諸營挑選精兵強將,出城滅倭就是。” “就是這樣,還有戰場上就怕外行指揮內行。我看啊,滅倭這事啊,就由兵部還有你們京營這些內行做主好了,我們這些外行啊,就敲敲邊鼓,在應天城里全力配合你們,為你們搖旗吶喊,等你們凱旋歸來。” “什么意思?就是說倭寇殺來,是我們的事,與你們無關了是嗎?!” “不是,我們里應外合啊,你們內行出城滅倭,我們外行在城內敲邊鼓搖旗吶喊啊。” “出城滅倭?呵呵,你說你們是外行,還真是外行。這出城滅倭啊,大大的不妥,這伙倭寇悍勇非常,我看還是全力守城方是萬全之策” “全力守城?!可恥啊,可恥!上虞之倭寇不過五六十人而已,我應天十萬守軍,平日諸勛貴、軍校騎從呵擁于道,軍卒每月向我戶部請糧不下八萬,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朝廷俸祿糧草養爾等,不是為了今日乎?!區區五六十暴客扣門,爾等十萬守軍,竟然只敢守城乎?!” “你懂什么啊,哪來什么十萬守軍啊!今大教場營見存兵止六千,小教場營兵止九千一百,神機營兵止二千五百,巡邏游巡營兵止三千六百,新江口營兵止五千八百……咱們應天合計可戰之兵,攏共也就三萬多不到四萬。” “三萬多還少嗎?!倭寇也就五十多人!” “此倭雖少,然非常倭也!三天前集議江浙提刑按察使司僉事朱平安朱大人便曾說過此倭悍勇異常,戰力不俗” “呵呵,你還有臉提朱大人,當初若是你們重視朱大人的緊急軍情,何至于今日!三日前,朱大人便提醒上虞之倭寇將會襲擾應天,建議調兵遣將、中途設伏,結果呢,你們把朱大人還有朱大人的緊急軍情當成了笑話,呵呵,現在呢,現在再看看誰是笑話!若是當初采納了朱大人的建議,這伙倭寇早就被滅了,何至于江寧被破、應天被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