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平安拜別了張臬臺,又一一登門拜訪了楚雄等各位官署同僚,謝絕了楚雄的約飯盛請,離開了官署前往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應(yīng)天兵部衙門。 “我乃江浙提刑按察使司僉事朱平安,前來求見張尚書,順便查閱近來倭患詳細卷宗。”朱平安向兵部衙門守衛(wèi)出示了官身腰牌,道明來意。 “見過朱大人,朱大人您請。”守衛(wèi)核實了朱平安的腰牌,恭敬放行。 進了兵部衙門,自有一名差役引著朱平安往里面走,引進一間空房暫候,給朱平安斟茶倒水后,恭敬道,“朱大人您稍候,我前去通稟。” “有勞。”朱平安拱手道。 差役出去通稟,很快便返回,回來后一臉歉意的對朱平安道,“朱大人,真是不巧了,張大人此刻正在接見他人,還得請大人再等個一時半刻。” “無妨。請問,近來倭患詳細卷宗的存放于何處?我能否一邊查閱倭患卷宗,一邊等候?”朱平安問道。 “近來倭患卷宗都存放于隔壁檔案房,大人請隨我來。”差役回道,引著朱平安到了檔案房,指著其中一個書架對朱平安說道,“大人,這便是近來倭患的詳細資料了,大人可隨便翻閱,看完放回原處便好。” “多謝。”朱平安拱手道謝。 檔案房書架如林,若非有差役指引,朱平安一個人怎么也找不到倭患卷宗。 站在書架前,朱平安細細打量,這個書架上全是倭患卷宗,是按照日期登記歸卷的,那我只需要從最近五日的倭患檔案中查找就可以了。 這五日的卷宗也不少,足足有二十卷之多。每一卷都記載了一宗倭患,二十卷就意味著這五日來就發(fā)生了二十余起倭患,由此可見,這段時間以來,倭寇是有多么猖獗。 “嘉靖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有倭寇東來,登陸溫州府,攻永嘉縣,知縣唐毅統(tǒng)兵出擊,被倭寇設(shè)伏,唐知縣受挫被創(chuàng),退守羅門鎮(zhèn),倭寇兵分三路大肆劫掠永嘉縣不是這一個”朱平安翻開一個卷宗,發(fā)現(xiàn)其記載的是永嘉縣倭患,遂將其放回原處,重又拿起另一份卷宗。 “嘉靖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有倭兩千余圍寧波府不克,分兵劫奉化、象山諸縣。象山縣知縣彭滿英畏倭如虎,棄城逃遁,象山縣居民受害也不是這一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