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安慶府城氣度不凡,如虎臥平陽,高高的城門樓宛如虎口一樣,鯨吞任何過往的行人和車輛。 如果說懷寧縣城富足,那安慶府城就是繁鬧。 即便是入了夜,也是一片繁華,夜市人也多如牛毛,一番繁華宛如不夜之城。 不是真正來到這個年代,就難以想象這種朝代也能繁華如斯,這還僅僅是郡城而已,往上還有省城、京城,很難想象天子腳下的京城會繁華到什么樣子。當然,這種繁華是古色古香的繁華,和現代那種繁華是不同的,但卻更為震撼。 府試就在安慶府城舉行,各縣通過縣試的學子書生齊聚一堂,地域大了,文人相輕的臭毛病就彰顯了,他們可不念著“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什么的,各個縣城甚至各鎮的學子書生抱團,對其他縣鎮的學子書生看之不起,明爭暗斗沒有消停。 朱平安這位懷寧縣甲榜五十之一的學子,受到了其他縣鎮學子書生的重點照顧。于是乎,那首被蛇咬聞啼鳥的詩,以及在考場上吃午飯睡午休的行為,住在柴房等等都被翻了出來。 然后,其他縣鎮的學子書生一個個跟喝了半斤老酒一樣,興奮起來了。 連詩都不會做,考試過程中吃吃喝喝還睡個午休,哈哈,這在懷寧縣都能中到甲榜,要是在我們縣連第一輪考試肯定都別想過,懷寧縣的水準也就是這個程度了。 這不就是上天賜予我們的靶子嘛。 整個安慶府通過府試的名額就那么多,若是懷寧縣風評差了,知府大人自然也要考慮一二,那我們其他縣城的機會豈不是更多了。 于是,其他縣城有心的學子書生紛紛打聽更多關于朱平安的消息,包括長相喜好等等,就等著找一個機會讓整個懷寧縣出一個大丑。 功夫不負有心人 于是乎,也僅僅是在朱平安安頓在安慶府城的第五天,在朱平安被大伯等幾位鄉人拉著去一個酒樓會見大伯的友人的時候,被另外幾個縣的一些學子書生給堵了一個正著。 大伯的友人就是大伯以前縣城的那個友人,就是那個恩師是什么縣學教習的那個,大伯的朋友也是通過了縣試府試成了童生,但也是院試一次次折戟沉沙,因為童生不用參加縣試府試,所以大伯的友人這些時日一直在安慶府瀟灑,單等著赴省城參加院試。 酒樓是安慶府有了名的大酒樓,名曰:驚仙樓,位于安慶府的黃金地段,規模宏大,裝潢宏麗,店內擺設精致,內有衣著華麗的侍女、小廝往來不絕,招呼登樓賓客。 那料想,朱平安隨著大伯等人才進入驚仙樓,便聽到一聲驚喜的歡呼,然后就被人給堵住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