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之前趙銘的思路一直都很正確,就是永遠只面對更少的敵人。 也是對方的抉擇層出現問題,一波接著一波,打的就像是擠牙膏似的,忒不利索。 這就是保留著一些古代作戰思路的緣故。 就如眼前這群騎兵,看似是一波莽過來了,實際上還是古代那一套。 或許這些外蒙騎兵每一位都十分擅長一手箭術或者刀術,但他們組織性不強。 就好比數十年前,西歐那邊,一支遵從古法訓練的強大馬穆魯克騎兵就與一支法國近代訓練法的騎兵進行了一波沖鋒廝殺。 馬穆魯克騎兵可不是什么二流騎兵,而是古法訓練的第一梯隊,從組建之初就赫赫有名,在歐巴羅那塊土地上騎兵領域有著絕對話語權。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個人技藝精湛的古法訓練騎兵,卻在幾個沖鋒下被殺的潰敗。 曾經有人說過,兩個馬穆魯克騎兵可以輕松對付四五個近代騎兵,但一百個近代騎兵可以和一百個馬穆魯克騎兵勢均力敵。 三百個近代騎兵則大多數情況都能戰勝同等數量的馬穆魯克騎兵,當數量來到一千人時,往往馬穆魯克騎兵就算是一千五百個都只能鎩羽而歸。 要說士氣馬穆魯克騎兵并不缺,他們的軍功體系可以想象成秦朝的軍功體系,就是能者上弱者下,只要你立下戰功,足夠大甚至能成為將軍。 如果說是火器原因,也不對,因為曾經就有一位將軍深感馬穆魯克騎兵的個人勇武,便將其重新整編甚至配上了火器。 結果在一戰期間,這支馬穆魯克騎兵依舊沒有太亮眼的表現。 甚至在多次沖鋒戰中,馬穆魯克騎兵被奧地利騎兵和俄國騎兵以密集墻式沖鋒擊潰,毫無抵抗力的擊潰。 最后馬穆魯克騎兵甚至也不得不效仿,同樣和其他騎兵一樣發起了墻式沖鋒,這樣才逐漸穩住了一定名聲。 此時趙銘這邊僅僅站著兩百騎,也就是鎮嵩軍一眾弟兄。 “趙爺!都準備好了,那些指令方面咱們搞了一面旗幟,到時候用旗語表示。” 猴子騎著馬單獨從一側跑了過來匯入騎兵群之中。 這次沖鋒趙銘是不打算和其余兩部一同進行的,而是單獨為這兩部配備旗語。 畢竟距離太遠,單獨的手勢怕看不清指揮。 旗語也很簡單,趙銘只告訴了寶山和汪古錫二人幾個簡單約定成俗的進攻,撤退,追擊等等幾個信號。 這也是無奈,時間太短。 真要按趙銘平日對鎮嵩軍的訓練方式,那每個人都得掌握十分復雜的手勢。 不一定要每個人都會完成這些手勢,只需要他們看懂,但那些班長就不同,他們不僅要看,還得會打手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