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于是否奉迎東漢天子,曹操麾下意見并未統一! 有人認為東漢朝廷早已名存實亡,迎奉天子,非但毫無用處,而且還會掣肘自己! 也有人認為曹操勢力尚小,現在連徐州都尚未平定,根本沒有余力做其他事情。 只有荀彧力排眾議,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并以晉文公重耳、漢高祖劉邦舉例! 重耳迎周襄王返回,而諸侯服從。 漢高祖東征項羽,為義帝穿素服發喪,而天下歸心! 曹操如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必定可以匡正天下,執天下之牛耳,成就霸業也是遲早的事情。 曹操采納荀彧之議,立即親率大軍前往洛陽,向天子和朝廷進獻食物! 并將天子和百官,遷往自己控制下的許縣,改為許都! 曹操,被天子封為大將軍,武平侯! 從此,擁有天子的曹操,便成為了各路諸侯中唯一的正統! 他可以以天子的名義,發號施令,而他曹操的敵人,也自然而然成為了天子和朝廷的敵人,將被視為叛逆者,天下共討之! …… 大明。 “荀彧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其意義,不亞于諸葛亮的隆中對啊!” 劉伯溫捋著胡須,眼中充滿了贊嘆。 以他劉伯溫的智慧,自然可一眼看出來,這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曹操有多么重大的意義! 東漢天子,絕不是累贅! 而是一面大義的旗幟! 誰掌握了這面旗幟,誰就代表了正義,代表了話語權! “最重要還是那曹操虛心納諫,你看那袁紹,就沒有這樣的眼光!” 朱元璋搖了搖頭,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荀彧固然厲害,但關鍵也得主公愿意聽才行! 袁紹那邊,沮授同樣向袁紹提議,“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 將天子劉協和東漢朝廷迎往鄴城! 如果袁紹采納了沮授之計,那么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就不是曹操,而是袁紹了! 可袁紹卻聽信了郭圖和淳于瓊這兩個酒囊飯袋的意見,認為迎接天子,會影響自己的權威,成為一個掣肘自己的大麻煩! 如此想法,簡直愚蠢至極! 他朱元璋,為了大局,也曾奉小明王韓林兒為主! 打著大明的旗號,發展壯大。 最終借著韓林兒之名,打下了半壁江山! 在羽翼已豐后,才除掉了這位傀儡皇帝。 一個小明王韓林兒,尚且有讓他朱元璋認主的價值,何況是劉協這位東漢天子? 這在他朱元璋看來,簡直是香餑餑啊! …… 大秦。 “袁紹,真有這么豬腦子嗎,他怕不是想要自己稱帝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