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必然舉全州之力,拼死一搏,如此可還有勝算? 就算救援不及時,那消息也會走漏,到時我們截殺當朝帝王的消息不脛而走,會給圣子帶來多大的麻煩!” 褚琇:“那圣使不妨說說你的偉大計劃。” 元寶不愿與他做口舌之爭,拿出一張畫像,“這人便是破局的關鍵——秦念之。 宣和帝將東都作為私訪的第一站,大部分也是為了尋他。 多找幾個人,易容,假扮成他的樣子,放聲風聲,宣和帝必派人去尋,由此將暗衛分散,削弱他們的實力。 我們只需以逸待勞,引君入甕。” 秦念之的畫像褚琇和鄭遷早早便見過,這幅人像似乎是經過大師精細臨摹,與之前送來的人像區別很大。 仔細端詳,竟越發覺得畫像上的人臉有幾分眼熟。 元寶明顯地察覺到二人的異樣,“怎么了?見過?” 褚琇和鄭遷對視一眼,不太確定地點點頭,又肯定地搖搖頭。 “一個在倚香樓以作曲為生的小婦人,不過是長得到有幾分相似。” 腦海思緒紛雜,想起坊間傳聞,諸繡像是醍醐灌頂般猛地開了竅。 他神情輕蔑,“怪不得之前精挑細選,送去的男寵美妾,陛下都不屑一顧,而我們從路邊隨意擄走的小婦人,卻得了陛下青眼。 原來是歪打正著!本以為都是些謠言,真沒想到秦念之和宣和帝之間的關系竟真的這般齷齪。” …… 一番商定后,鄭遷心事重重地回了知州府。 詢問看門下人得知,世子大人攜美同游還未歸府,只有秋雨姑娘一人哭哭啼啼地回來時,心下竟暗暗松了一口氣。 今日得知的信息量實在駭人,他還真的要消化一會。 回頭對著扮作小廝模樣的元寶使了個眼色,二人當即入了書房密談。 鄭遷緊張地來回踱步,“人沒回來,可是發現了什么端倪?” 元寶胸有成竹的安撫道,“應該不是,宣和帝此人野心勃勃又心思縝密,若是有所察覺不對定會先發制人,絕不會讓自己陷于被動。 現在他頂著康王世子名頭在外浪蕩,只是為了蒙蔽我們,好方便暗中調查取證。趁他們現在還未察覺,我們便可提早做準備,褚琇已經秘密調兵,只等他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