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教學與人格中的心理能量的論文
內容摘要:心理能量是人格能量系統中的基礎,能量的均衡與否直接影響到個體人格的心理健康。音樂欣賞教學的聽覺性、聯想和想象性、情感性特征對人格中心理能量的和諧運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認識音樂欣賞教學的這一獨特功能,將有利于教學實踐中對學生人格心理的關注,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學。
關 鍵 詞:音樂欣賞教學 心理能量 人格健康
長期以來,音樂工作者們較為深入地探討了音樂欣賞教學在美育、德育、智育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及價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而音樂欣賞教學與人的心理方面的探討,也隨著社會各行業、各階層的人們的音樂欣賞實踐活動的日益增多而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社會音樂實踐中,我們不難看出,人們已意識到了音樂欣賞與人的心理有密切的聯系。如,在大型商場選擇一定的背景音樂來適應顧客的心理,從而達到促進銷售的目的等。音樂對人的心理的作用,在社會生活中已被大多數人所認識。而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各大中小學生面對的壓力與日俱增的情況下,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也日益增多,其中人格問題尤為突出。因而,音樂欣賞教學應密切聯系學生的心理實際更好地發揮它的教育價值和功能。探討音樂欣賞教學對學生的人格心理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是具有現實意義的。本文中,筆者嘗試著對音樂欣賞教學與人格中的心理能量問題進行粗淺的探討。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一個動態的能量系統,這個系統的運動、變化、發展需要能量,這個能量不是外部加與的,而是來自人格系統的內部。驅使、操縱人格系統的能就叫做心理能。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基礎,是影響人格的整個動力系統能否均衡協調發展之所在。個體中的心理能量經常因內部或者外界的影響而受到壓抑或者受到阻礙,此時,人格中的心理能量如果不通過能量發泄、能量移置等來使之通暢,個體的人格心理將會表現為不健全,嚴重的甚至會有精神失常等現象。
音樂欣賞教學是怎樣作用于人格的心理能量的呢?
首先,音樂欣賞教學以音響的形式作用于人格中的心理能量。
教學中,學生可以感受到各種音響結構的音樂:從地域角度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所呈現的音響結構樣式可謂多姿多彩;從歷史角度看,以歐洲音樂的發展為例,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再到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等等表現音樂音響結構發展與變化的音響樣式也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探究音樂音響產生的根源,與人的心理能量密切相關。奧地利著名的音樂學家庫爾特認為,在人類的最深層是無意識狀態,作為人類本能欲望的非理性意志,正是潛藏在這種深層的無意識中。這是一種潛在的、不穩定的處于運動狀態的東西,它時刻要求發泄和尋找釋放的途徑,以達到內在的平衡。音樂實際上是人的這種內在的張力向音響的轉化。由此可見,在人們探究音樂的本質時,有人認為音樂本身就是創作者心理能量為尋找發泄途徑而以音響的形式外化的結果。
音樂欣賞教學的形式以聽賞為主要特征,這一特點使它對人格中心理能量的影響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從有關學生欣賞音樂的心理調查資料顯示中,我們可見相當比例的學生對音樂能解除或減緩緊張、焦慮、壓抑等不良人格心理現象產生有益的'幫助這一點已經有了切身的體驗。我們可以借用德國心理學家惠爾默泰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學的原理“異質同構”來解釋音樂的這一影響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實現的。格式塔心理學從它的體系形成時即提出一個原理,認為客觀的物理現象與人的心理現象之間有一種“同形”關系;客觀事物的結構過程同人對該物理事物的空間知覺或時間知覺的過程有某種對等性,也即相互對應的心與物之間的“同構”。從學者們的觀點來看,音樂作品由于其自身的結構樣式引起知覺者特定的心理反應,這二者雖然在質上不同,但作為完整的格式塔,在結構性質上有同一性。這種同一性體現在它們都是以“張力”的模式作為其存在方式的。在學生的人格結構中,心理的能量以不同張力而存在。欣賞音樂時,音樂的音響以張力的運動形式刺激學生的感官知覺系統,與學生內在的心理所具有的張力結構不斷地契合,從而使學生的心理能量隨之運動、變化,使受阻的心理能量得以暢通。
從以上庫爾特的音樂本質分析及格式塔理論的“異質同構”的觀點可見,音樂的音響與人的心理能量的運動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從而,音樂的聽覺性特征有利于人格中心理能量的和諧。
其次,音樂欣賞教學提供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空間使之作用于人格中的心理能量。
音樂的聯想、想象能影響人格心理的能量嗎?弗洛伊德在其醫學實踐中與布洛伊爾共同發明了一種精神病癥治療法,即“自由聯想法”。通過對這種方法的了解,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音樂的想象對人格的心理能量的影響。弗洛伊德認為,存在在本我之中的心理能量受到壓抑、阻礙,或者人格中的心理能量不平衡是造成精神病癥的根由。他的自由聯想法,就是精神分析者盡量鼓勵精神病患者把陸續涌上心頭的任何東西,不管它如何微不足道、不合邏輯、荒唐可笑,都如實地報告出來,思想須自由涌現,不必要有次序或者有理論的連貫。精神分析者把患者所有報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釋,找到病因并進行治療。也許在我們看來,這種聯想和想象只為我們提供了精神病癥的根由,并不能說明它對心理能量的影響。但弗洛伊德還在其心理能量的發泄理論中提出了“移置和升華”的概念。本能為了達到減輕緊張這一目的所利用的對象或手段,最容易發生移置。在能量發泄的移置過程中,如果替代對象是文化領域的較高目標,這樣的移置被稱為升華。音樂作為一門形象的藝術,它給學生的想象是自由的,我們沒有人能限制學生在欣賞過程中不著邊際的想象。通過音樂的欣賞,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是不可測的,壓抑在本能中受阻的心理能量在美妙的音樂中不斷移置,而這種移置是自由的、非強迫性的,它無需像其他移置那樣付出更多的意志和努力。通過對音樂的聯想和想象,學生或是陶醉在美感的享受中,或是激發學生道德上的崇高感等,因而,最容易使本能中壓抑的能量移置。因為音樂始終給人的感覺是輕松和快樂的。更為重要的是,在欣賞過程中,學生在產生聯想和想象后,將這種聯想和想象的東西表達出來,教師加之以把握,并進行正確的引導,能有助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因為在弗洛伊德看來,任何自由的聯想和想象都并非是無緣無故的。音樂所提供的想象也會因欣賞者的個人成長環境、文化修養、人格心理等而表現出千差萬別。教師也可從學生對音樂的聯想和想象的表達中了解學生的心理,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課堂音樂欣賞教學和個人課外獨自欣賞音樂所提供給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空間是有所區別的。具體而言,音樂教師對音樂作品的內容、風格等的選擇具有針對性、代表性,并借助一定的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欣賞,聯想和想象更具豐富性;加之,學生處在一個集體的欣賞環境中,欣賞時注意力更為集中,更具有目的性,因而,此時的聯想和想象更為專注;在集體的環境下,他人之間對音樂的不同聯想和想象具有參照性和對比性,能促進和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記憶。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必須經過想象這一心理環節,課堂音樂欣賞教學與課外個人獨自欣賞音樂相比所具有的這一優勢,為音樂欣賞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聯想和想象空間,同時也使學生的心理能量在聯想和想象中得以移置,最終使受阻能量得以暢通,使受壓抑的能量得以釋放。
再次,音樂欣賞教學的情感體驗能作用于人格中的心理能量。
在音樂欣賞中,情感體驗是一種最普遍、最強烈的心理活動,因此,大多數人都認為音樂是最善于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曾經指出:“性質不同的樂調就會引起觀眾不同的心情和態度。——在傾聽節奏和樂調時,我們的心情就隨著它而變化。”論述表明,音樂藝術與人的情感活動密切相關。
同其他藝術形式相比,音樂藝術無需經過理性的思考、判斷。我們對音樂作品情感內涵的把握不是間接的而是直接的領會。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是直觀的,是由于樂音的運動形態與感情的運動存在類比。人的情感體驗是一種時間的運動過程,而音樂也恰恰是在時間中展開的藝術,感情體驗在運動形式上主要表現為力度的強弱和節奏的張弛,而音樂也恰恰具有這方面的特征。此外,通過不同樂器所展現的聲音色彩的變化,不同調式、調性的變化也能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變化。如:明亮的、憂郁的、熱情的、大小調式的變化等。發生在學生心理中的所有的情感運動變化實際上是心理能量的運動變化過程,這種變化使學生中的心理能量不斷在音樂的引導之中得以協調和暢通。
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因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教學中所提供的情感體驗因而更具有豐富多彩的特點。尤其在大學階段,因生理的成熟、知識的積累、精力的充沛等,學生的情感內心世界是非常豐富的。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往往能體驗到音樂中較為細膩的、微妙的情感。要說明的是,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情感體驗,并非完全來自于音樂作品,教師在教學中的情感參與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具啟發意義的直接的情感體驗。和其他學科相比,音樂欣賞教學為師生提供了更為輕松的情感表現和情感體驗的機會。它的這一特征,為學生人格中心理能量的均衡發展帶來更為直接有效的影響。
在弗洛伊德看來,心理能量在人格的要素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音樂欣賞教學所獨有的特征,從不同方向影響著學生的心理能量,使人格在各方面因能量的均衡協調而走向健康。
參考文獻: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述評》張傳開、章忠民,南京大學出版社,1987
[2]《新編大學美育》蔣國忠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9
[3]《音樂美學教程》張前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4]《現代西方音樂哲學導論》于潤洋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音樂欣賞教學與人格中的心理能量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