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構建策略論文
摘 要:從高中數學教學需求出發,結合生成性課堂特點,通過明確其教學目的,以構建彈性情境、構建和諧友善的師生關系、及時轉變教師角色、定期進行階段性教學反思等內容為切入點,就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了深入探討,希望能以此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為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供必要的幫助與啟發。
關鍵詞: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構建策略
高中階段的數學更加抽象晦澀,隨著知識的不斷豐富,學生對新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日益下降,學習效率難以保障。生成性課堂能將教師、教材與學生緊密聯系在一起,增加三者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獲得更大的啟發,從而達到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全面掌握教學內容的目的。如何將生成性課堂充分融于教學環節中,使之發揮其積極影響,幫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有效提升班級整體數學水平成為當前各高中數學教師思考的重難點問題。
一、生成性課堂概念
1.生成性課堂前提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存在特殊性與差異性,生成性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其發揮出特有優勢,綻放不同的光彩。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推理性,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生成性學習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具備獨立思考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迎合教育的發展需求,因材施教,全面提升班級整體數學水平。
2.生成性課堂特點
(1)生成性特征
生成性課堂是以生產性課堂為基礎的,以生成知識、培養學習能力為前提的教學場所。它融于教學過程中,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諧師生關系,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各學習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使其學有所成、學有所悟,相輔相成、共同進步。如,在幾何證明中則可通過分小組討論,()然后把每小組的結果進行對比,形成互助與競爭。
(2)互動性特征
生成性課堂的互動性特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學生在互動過程中能用其創新思維對教師以啟發,教師也能憑借豐富的經驗與過硬的理論知識對學生以指導和幫助;其二是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學生年齡相仿,理解能力或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大同小異,生成性課堂能讓其通過溝通、互助,攜手進步,實現班級數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3)動態性特征
生成課堂具有靈活多變性,它與傳統課堂不同,能突顯出一定的動態性特征。教師要遵循其變化規律,迎合生成性課堂的教學需求,將教學活動當成傳播、擴展的過程,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如,在推導f(x)=sinx,f(x)=cosx的圖像時,可通過物理模型推導。
二、構建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有效策略
1.構建彈性情境
高中數學教師要想構建生成性課堂,就必須從課前備課著手,在課程準備過程中建立起彈性教學情境,為后續教學工作創造條件。所謂的彈性教學情境就是由教師充當領路人的角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與參與性,使學生切實融入課堂中,積極配合教師教學,大大提升課堂效率與質量,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如,在指數函數f(x)=ax(a>0,a≠1)的教學中,引入故事:"傳說西塔發明了國際象棋,國王在棋盤上獎勵他麥子,結果國王在棋盤上輸掉了他的王國的故事……
"從這個故事,極大地引發了學生對內容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在45分鐘的課堂里利用10~15分鐘對教學新知識點進行介紹,讓學生對其有一個大致印象,后進入提問環節,師生可互問。教師應利用備課時準備好的問題引導、啟發學生,使其對新知識點加深印象;學生則可以就新內容暢所欲言,及時解決心中的困惑,加深對知識點的認識。
除此之外,高中數學教師還能通過課堂練習的方式檢驗學生對新內容的掌握情況,對普遍出錯的題目進行反復講解,并找出同類型習題作為課后作業布置給學生。對于仍存在疑問的學生,應耐心引導,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為生成性課堂的構建創造條件。
2.構建變式教學模式
變式教學模式是當前高中理工科課堂最為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高中數學教師將其運用于教學過程中,能化整為零,化難為易,通過一題多變的方式讓學生全面掌握新知識點,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其數學邏輯能力,能為生成性課堂的實現做好鋪墊。如題目:拋物線y2=x上兩點A,B恰好為線段AB(AB=10)兩端點,若該線段中點記為M點,問M點坐標為何值時,到y軸距離最短,并求出最短值。
該題目可以用兩種方法解答,其一是設定并求取M的運動軌跡,后算出最值;其二是充分考慮到拋物線定義及梯形中位線定理,以三角形三邊關系為突破口求值。實踐證明,在高中生成性課堂中運用變式教學模式對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影響。由于學生是共性與個性的集合體,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兼具其共性、個性特征,既能讓大部分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悟,同時又要保障小部分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跟上班級教學進度,通過觸類旁通的方法啟發他們的思維,充分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在探索與引導的過程中帶動班級整體數學水平的提升。
3.定期進行階段性教學反思
通常情況下,教學反思可以分為自我反思與對比反思兩種,前者需通過總結歸納前期教學中的點亮與不足,對后期教學活動進行規劃與改進,不斷完善教學模式,為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后者則要借鑒其他數學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對典型案例進行反復學習,去粗取精,使之迎合后續階段的教學需求,為生成性課堂的構建做好鋪墊。
綜上所述,教師一直將提升課堂效率與質量、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為生成性教學的主要目標。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時刻體現主人公地位,將生成性教學法運用到高中數學課堂中,能有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其培養起清晰的數學邏輯,使其具備一定的邏輯性思維,為高中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各高中數學教師要想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提高課堂利用率與效率,必須構建起彈性情境,建立和諧友善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積極轉變角色觀念,幫助學生重返學習主人公地位,并定期進行階段性教學反思,及時歸納總結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不斷完善改進,為班級整體數學水平的提升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袁媛。淺談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4(05)。
【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構建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構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策略08-29
論文的基本結構和提綱構建06-23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06-29
市場營銷策略論文11-06
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方法分析08-13
小學數學學習知識構建中“留白”的策略研究08-27
國企改制更需構建企業文化論文05-19
形成性評價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5-26
生命周期廣告策略的分析論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