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識論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淺析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識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淺析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識論文 篇1
【摘要】:
通過學習《質量管理學》認識到質量管理在加工和生產過程的重要性。質量管理關系到一個工廠的興旺,質量管理貫徹到加工生產的每一個方面,從產品的原料產地到進入到人類的餐桌的整條生產和運輸鏈條中都要注意質量管理的重要性,針對加工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每個廠家要建立自己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且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進行生產加工。建立有效的質量體系,對于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產品的質量、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管理者認證意識、員工參與意識以及體系創新意識等多方面的影響,某些已認證企業在建立和運行質量體系時存在一定的誤區和盲區,如有些企業為取得認證證書只做表面文章,使認證流于形式;認證機構急功近利,為利潤而追求數量,隨意簡化體系要素,甚至幫助申請認證的組織作偽,導致質量體系審核和認證質量下降,其結果必然是導致組織的經營效果達不到目標的要求。
【關鍵詞】: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 特點 申請認證 維護 重要性
一、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
⑴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符合性
欲有效開展質量管理,必須設計、建立、實施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組織的最高管理者對依據ISO9001國際標準設計、建立、實施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的決策負責,對建立合理的組織結構和提供適宜的資源負責。管理者負責和質量職能部門對形成文件的程序的制定和實施、過程的建立和運行負直接責任。
、瀑|量管理體系應具有惟一性
質量管理體系的設計和建立,應結合組織的質量目標、產品類別、過程特點和實踐經驗。因此,不同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有不同的特點。
、琴|量管理體系應具有系統性
質量管理體系是相互關聯和作用的組合體,包括①組織結構——合理的組織機構和明確的職責、權限及其協調的關系;②程序——規定到位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作業指導書,是過程運行和進行活動的依據;③過程——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是通過其所需過程的有效運行來實現的;④資源——必需、充分且適宜的資源包括人員、資金、設施、設備、料件、能源、技術和方法。
、荣|量管理體系應具有全面有效性
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應是全面有效的,既能滿足組織內部質量管理的要求,又能滿足組織與顧客的合同要求,還能滿足第二方認定、第三方認證和注冊的要求。
⑸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預防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能采用適當的預防措施,有一定的防止重要質量問題發生的能力。
⑹具有動態性質量管理體系應
最高管理者定期批準進行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定期進行管理評審,以改進質量管理體系;還要支持質量職能部門(含車間)采用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改進過程,從而完善體系。
、速|量管理體系應持續受控
質量管理體系所需求過程及其活動應持續受控。
質量管理體系應最佳化,組織應綜合考慮利益、成本和風險,通過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使其最佳化。
二、質量管理體系的現場調查與分析
現狀調查和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合理地選擇體系要素,內容包括:
1。體系情況分析。即分析本組織的質量體系情況,以便根據所處的質量體系情況選擇質量體系要素的要求。
2。產品特點分析。即分析產品的技術密集程度、使用對象、產品安全特性等,以確定要素的采用程度。
3。組織結構分析。組織的管理機構設置是否適應質量體系的需要。應建立與質量體系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并確立各機構間隸屬關系、聯系方法。
4。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能否適應質量體系的有關要求。
5。技術、管理和操作人員的組成、結構及水平狀況的分析。
6。管理基礎工作情況分析。即標準化、計量、質量責任制、質量教育和質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對以上內容可采取與標準中規定的質量體系要素要求進行對比性分析。
通過以上的了解和準備,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的編制,然后進行所編制的質量管理體系的試運行。
三、質量管理體系的試運行
質量體系文件編制完成后,質量體系將進入試運行階段。其目的,是通過試運行,考驗質量體系文件的有效性和協調性,并對暴露出的問題,采取改進措施和糾正措施,以達到進一步完善質量體系文件的目的。在質量體系試運行過程中,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有針對性地宣貫質量體系文件。使全體職工認識到新建立或完善的質量體系是對過去質量體系的變革,是為了向國際標準接軌,要適應這種變革就必須認真學習、貫徹質量體系文件;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體系文件通過試運行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全體職工立將從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改進意見如實反映給有關部門,以便采取糾正措施;
3。將體系試運行中暴露出的問題,如體系設計不周、項目不全等進行協調、改進;
4。加強信息管理,不僅是體系試運行本身的需要,也是保證試運行成功的關鍵。所有與質量活動有關的人員都應按體系文件要求,做好質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傳遞、反饋、處理和歸檔等工作。
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的試運行,完善其中的不足,而后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申請。
四、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程序
1、質量管理體系的申請
1.1、申請人提交一份正式的應由其授權代表簽署的申請書。申請書或其附件應包括:
1)申請方簡況,如組織的性質、名稱、地址、法律地位、以及有關人力和技術資源;
2)申請認證的覆蓋的產品或服務范圍;
3)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必要時提供資質證明、生產許可證復印件;
4)咨詢機構和咨詢人員名單;
5)最近一次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查情況;
6)有關質量體系及活動的一般信息;
7)申請人同意遵守認證要求,提供評價所需要的信息;
8)對擬認證體系所適用的標準其他引用文件說明。
1.2、認證中心根據申請人的需要提供有關公開文件。
1.3、認證中心在收到申請方申請材料之日起,經合同評審以后30天內并通知委托方(受審核方)。以確保:
A認證的各項要求規定明確,形成文件并得到理解;
B認證中心與申請方之間在理解上的差異得到解決;
C對于申請方申請的認證范圍,運作場所及一些特殊要求,如申請方使用的語言等,認證機構有能力實施認證;
D必要時認證中心要求受審核方補充材料和說明。
1.4雙方簽訂"質量體系認證合同"。
當某一特定的認證計劃或認證要求需要做出解釋時,由認證中心代表負責按認可機構承認的文件進行解釋,并向有關方面發布。
1.5、對收到的信息將用于現場審核評定的準備。認證中心承諾保密并妥善保管。
2、現場審核前的準備
2.1、在現場審核前,申請方的ISO9000標準建立的文件化質量體系,運行時間應達到3個月,至少提前2個月向認證中心提交質量手冊及所需相關文件。
2.2、認證中心準備組建審核組,指定專職審核員或審核組長作為正式審核的一部分進行質量手冊審查、審查以后填寫《質量手冊審查表》通知受審核方,并保存記錄。
2.3、認證中心應準備在文件審查通過以后,與受審核方協商確定審核日期并考慮必要的管理安排。在初次審核前,受審核方應至少提供一次內部質量審核和管理評審的實施記錄。
2。4。認證中心任命一個合格的審核組,確定審核組長、組成審核組代表認證中心實施現場審核。
A。審核組成員由國家注冊審核員擔任;
B。必要時聘請專業的技術專家協助審核;
C。審核組成員、專家姓名。
由認證中心提前通知受審核方并提醒受審核方對所指派審核員和專家是否有異議。如以上人員與受審核方可能發生利益沖突時,受審方有權要求更換人員,但必須征得系認證中心的同意。
2。5。認證中心正式任命審核組,編制審核計劃,審核計劃和日期應得到受審核方的同意,必要時在編制審核計劃之前安排初訪受審核方,察看現場,了解特殊要求。
3、現場審核
審核依據受審核方選定的認證標準,在合同確定的產品范圍內審核受審核方的質量體系,主要程序為:
3.1、召開首次會議:
A介紹審核組成員及分工;
B明確審核目的,依據文件和范圍;
C說明審核方式,確認審核計劃及需要澄清的問題。
3.2。實施現場審核。
收集證據對不符合項寫出不符合報告單。對不符合項類型評價的原則是:
A、嚴重不符合項主要指:質量體系與約定的質量體系標準或文件的要求不符;造成系統性區域性嚴重失效的不符合或可造成嚴重后果的不符合,可直接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
B、輕微的(或一般的)不符合項主要指:孤立的人為錯誤;文件偶爾未被遵守造成后果不嚴重,對系統不會產生重要影響的不符合等。
3.3、審核組編寫審核報告做出審核結論,其審核結論有三種情況:
1)沒有或僅有少量的一般不符合,可建議通過認證;
2)存在多個嚴重不符合,短期內不可能改正,則建議不予通過認證;
3)存在個別嚴重不符合,短期內可能改正,則建議推遲通過認證。
3.4。向受審核方通報審核情況、結論。
3.5。召開末次會議,宣讀審核報告,受審方對審核結果進行確認。
3.6。認證中心跟蹤受審方對不符合項采取糾正措施的效果
4、認證批準
4.1。認證中心對審核結論進行審定、批準自現場審核后一個月內最遲不超過二個月通知受審核方,并納入認證后的監督管理。
4.2。認證中心負責認證合格后注冊登記頒發由認證中心總經理批準的認證證書,并在指定的出版物上公布質量體系認證注冊單位名錄。
公布和公告的范圍包括:認證合格企業名單及相應信息(產品范圍、質量保證模式標準、批準日期、證書編號等)。
4.3。對不能批準認證的企業,認證中心要給予正式通知,說明未能通過的理由,企業再次提出申請,至少需經6個月后才能受理。
5、認證范圍和認證標準的變更
5.1獲證企業若需擴大或縮小體系認證范圍時,由獲證方提出書面申請,提出以擴大或縮小認證范圍相應的質量手冊,由合同管理部審查接受后,需擴大認證范圍的簽訂擴大認證范圍合同,需縮小認證范圍的,辦理原合同更改手續,F場審核時將負責審核擴大認證范圍相關要素和部門、生產車間,具體實施按《質量體系認證(審核)實施與控制程序》進行。審核通過后,給予更換認證證書,證書內更改覆蓋范圍,注明換證日期,但證書有效期不變。
5.2獲證企業需變更體系認證標準時須由獲證方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與認證標準相適應的質量手冊。現場審核員審核認證標準變更的要素及相關部門,具體實施按《質量體系認證(審核)實施與控制程序》進行,審核通過后給予更換認證證書,更改認證標準,注明換證日期,但證書有效期不變。
五、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核與評審
質量體系審核在體系建立的初始階段往往更加重要。在這一階段,質量體系審核的重點,主要是驗證和確認體系文件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1、審核與評審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
(1)規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是否可行;
(2)體系文件是否覆蓋了所有主要質量活動,各文件之間的接口是否清楚;
(3)組織結構能否滿足質量體系運行的需要,各部門、各崗位的質量職責是否明確;
。4)質量體系要素的選擇是否合理;
(5)規定的質量記錄是否能起到見證作用;
(6)所有職工是否養成了按體系文件操作或工作的習慣,執行情況如何。
2、該階段體系審核的特點是:
。1)體系正常運行時的體系審核,重點在符合性,在試運行階段,通常是將符合性與適用性結合起來進行;
。2)為使問題盡可能地在試運行階段暴露無遺,除組織審核組進行正式審核外,還應有廣大職工的參與,鼓勵他們通過試運行的實踐,發現和提出問題;
。3)在試運行的每一階段結束后,一般應正式安排一次審核,以便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對一些重大問題也可根據需要,適時地組織審核;
(4)在試運行中要對所有要素審核覆蓋一遍;
。5)充分考慮對產品的保證作用;
。6)在內部審核的基礎上,由最高管理者組織一次體系評審。
應當強調,質量體系是在不斷改進中行以完善的,質量體系進入正常運行后,仍然要采取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各種手段以使質量體系能夠保持和不斷完善。
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重要性
、 強調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明確公司通過各種手段去獲取和理解顧客的要求,確定顧客要求,通過體系中各個過程的運作滿足顧客要求甚至超越顧客要求,并通過顧客滿意的測量來獲取顧客滿意程序的感受,以不斷提高公司在顧客心中的地位,增強顧客的信心;
⑵ 明確要求公司最高管理層直接參與質量管理體系活動,從公司層面制定質量方針和各層次質量目標,最高管理層通過及時獲取質量目標的達成情況以判斷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績效,直接參與定期的管理評審掌握整個質量體系的整體狀況,并及時對于體系不足之處采取措施,從公司層面保證資源的充分性;
、 明確各職能和層次人員的職責權限以及相互關系,并從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等方面明確各類人員的能力要求,以確保他們是勝任的,通過全員參與到整個質量體系的建立、運行和維持活動中,以保證公司各環節的順利運作;
、 明確控制可能產生不合格產品的各個環節,對于產生的不合格產品進行隔離、處置,并通過制度化的數據分析,尋找產生不合格產品的根本原因,通過糾正或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發生或再次發生,從而不斷降低公司發生的不良質量成本,并通過其他持續改進的活動來不斷提高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從而實現公司成本的不斷降低和利潤的不斷增長;
、 通過單一的第三方注冊審核代替累贅的第二方工廠審查,第三方專業的審核可以更深層次地發現公司存在的問題,通過定期的監督審核來督促公司的人員按照公司確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規范來開展工作;
、 獲得質量體系認證是取得客戶配套資格和進入國際市場的敲門磚,也是目前企業開展供應鏈管理很重要的依據。
七、質量管理體系的維護
"持續改進"是質量管理體系的精神,是指增強滿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環活動,它要求組織不斷尋求改進的機會,以改善產品的特性和提高用于生產或交付產品的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改進措施可以是日常的改進活動,也可以是較重大的改進項目。組織應對以下5項活動進行策劃和管理,以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a) 評審質量方針:組織可通過更新和實施新的質量方針來激勵員工不斷努力,營造一個不斷改進的氣氛與環境;
b) 評審質量目標,明確改進方向;
c) 對現有過程的狀況(包括已發生的和潛在的不合格),進行數據分析和內部審核分析,確定改進的方案,不斷尋求改進的機會;
d) 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以及其他適用的措施,實現持續改進;
e) 組織管理評審。
體系的維護始終是遵循"PDCA"運行模式的。
八、結語
質量管理體系的定義為"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活動。實現質量管理 的方針目標,有效地開展各項質量管理活動,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這個體系就叫質量管理體系。
在工廠的生產和加工中貫徹質量管理體系有利于工廠效益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工廠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同時有利于提高所生產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更重要的是以企業為強有力的宣傳質量管理在企業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的重要性,提高民眾的質量管理意識,進而維護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辛熠平,周國琴,唐志聰。質量體系認證熱中的冷思考[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01,17(10):8~10。
[2]杜俊慧,錢曉耀。員工參與全面質量管理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期刊論文]—廣西質量監督導報 2010(9)
[3]李明 淺析人力資源管理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期刊論文]—沿海企業與科技 2006(01)
[4]韓福榮;郝進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綜合評價模型[期刊論文]—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2000(03)
[5]張根保,劉英。質量管理與可靠性[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6]馮敘橋,趙靜 《食品質量管理學》[M]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0年2月
[7]楊邦忠 淺談食品檢驗結果及質量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01)
[8]中國質量管理協會 《全面質量管理基本知識》[M] 1988年
淺析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識論文 篇2
摘要:
隨著財產保險行業規模的擴大,加強財產保險業務質量管理也是重中之重,促進財產保險企業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保險業務質量管理主要體現在財產保險的經營活動中,例如理賠業務、防災業務、承保業務等各項環節中的管理。本文就財產保險業務質量管理展開探討,首先闡述了財產保險業務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有效措施。
關鍵詞:
財產保險;業務質量管理
在財產保險業務中,加強業務質量管理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時所必須遵循的原則。財產保險業務主要包括責任保險,保證保險,信用保險、財產損失保險等以利用和財產的各種保險,一般為財產損失保險。因此財產保險公司需要具備足夠的資金,具有償付能力,為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與企業發展的穩定性,需要對業務質量進行嚴格的管理,充分發揮保險職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促進財產保險公司經濟效益提高。
一、財產保險業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財產保險業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承保類業務,第二類是理賠類業務。承保類業務的主要流程為核保、承保決策、保險單證、復核簽章及收取保費等方面。而理賠類業務的主要流程為報案、查勘定損、簽收審核及索賠單證、理算復核、審批和賠付等方面。而財產保險業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如下:
1.承保業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1保險單證管理問題。在財產保險中,保險單證是一種有效的憑證。財產保險中的相關部門對于有價憑證的重視程度不高,部分辦事處還存在自己印制保險單證的現象,對保險單證的領取及返回單證沒有進行嚴格管理,對于作廢的保險單證缺乏完善的處理。其次,在財產保險中,保險單證作為有效憑證,可以根據保險單號對保險業務進行查詢,從而找到保險公司的承?剖。但在保險單證的管理中,保險單證的單號并不統一,對于當地承保和異地出險的貨運險項目,被保險人難以根據保險單號找到相關承?剖遥舆t了保險人的提貨時間,給保險工作帶來不便,對財產保險公司的形象造成一定的影響。
1.2保險費率不合理。承保類業務中保險費率的收取是按照大數法則的原理,依據市場保險風險概率進行科學的計算而選定。隨著財產保險市場規模的擴大,財產保險市場競爭激烈,部分財產保險公司為了爭取業務,采取降低保險費用的方法,嚴重損害了其他同行業公司的經濟效益,給企業自身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影響財產保險企業在社會中的形象。
1.3保險標的不明確。保險標的不明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所有標的沒有分項、保險標的概念模糊、保險財產的地質不明確。保險標的.不明確在保險理算中給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將所有標的沒有分項書寫,不利于核算某一項標的的保額和市值,不利于判斷保險是否足額,與被保險人之間容易產生分歧和爭議,增加了保險理算的時間。
2.理賠業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理賠機構的機制存在弊端。理賠機構中部分工作人員和檢驗人員身兼多職,對財產保險中的管理,理賠及展業多種職業負責,不利于理賠業務的專項研究,理賠業務的精細化程度不夠,缺乏專業的時間,也沒有充足的精力開展理賠業務。部分保險公司的檢驗部門不具備獨立的決策權力,難以支付理賠費用,對于專業人士和專業機構的申請上缺乏自主權和有效性。
2.2重復保險。理賠業務的開展,需要檢驗部門對于被保險人的各項投保情況進行了解,并按照相關順序對限額責任負責,通過比例分攤賠償的方式賠付,防止賠款的多付。但在投保過程中,投保人與數個保險人訂立了同一保險標的,同一保險責任,同一保險期限的保險合同。例如,某化工廠發生火災,經檢驗和理算等多方調查發現,被保險人在人保公司和平安保險公司均投保,屬于重復保險,因此雙方按照保額的比例進行分攤賠償,減少賠款。
2.3騙賠,騙保現象。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財產保險市場規模擴大,人們的保險意識也隨之提高。部分人鉆保險法律法規的漏洞,想憑借保險業務進行索賠來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通過冒名頂替或在事故發生后進行投保的方式進行騙賠,騙保,給財產保險公司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二、財產保險業務質量管理有效措施
1.樹立以財產保險經濟效益為中心,提高保險業務質量管理。財產保險公司的發展初具規模,保險業務的質量管理是公司發展中重要的問題。提高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業務質量管理首先需要讓財產保險公司內部的不同環節進行協調,各個部門與環節之間進行相互配合,相互銜接。在業務質量管理中要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和管理措施,通過體制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的意識,以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為主要參考依據,提高業務服務質量,改善傳統業務質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綜合提高保險業務質量管理。
2.建立健全財產保險業務質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財產保險業務質量管理制度,使財產保險業務中展業、防災、承保、理賠等各個環節實現統一規范化管理。制定嚴格的條款費率和保險費率,對險種的開發、簽發單證、保管、流轉、評估風險、建立放在檔案、查勘理賠業務,定損及審批等各項流程實現規范化,明確不同崗位的責任制度,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理念,對于經營效益好,業務質量管理水平較高的工作人員進行獎勵。并將財產保險業務質量管理制度深入的貫徹落實,真正做到在每一個管理環節中抓質量,出效益。
3.對現有的考核制度進行改革,F有的考核制度采用平行并列指標,導致保險業務人員極力爭取保單,完成保費的收入指標,追求保險費用獲得的提成,忽視業務質量管理,財產保險公司中虛假現象時有發生。對現有的考核制度進行改革,是將平行并列指標改為梯級排列指標的考核方法,建立第一梯級指標,第二梯級指標和第三梯級指標。其中第一梯級指標指的是利潤指標,而第二項梯級指標指的是保險費收入,賠付率及營業費用指標,第三項梯級指標是將賠付率與保險費收入按照險種進行分解,實行單險種的考核制度,對于業務員的考核實行雙向考核制度,在對業務員保險費收入的指標基礎上考核業務員的保險費收入和賠付率。
三、結語
總而言之,為實現財產保險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對財產保險業務質量進行嚴格管理,建立健全相關質量管理制度,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增強公司的規模效益,使公司內各個部門與各個環節進行協調處理,相互促進,相互配合。除此之外,還要對現有的考核制度進行改革,根據梯級排列指標對財產保險公司按照相關級別進行考核,對于業務員實行雙向考核,綜合提高財產公司的保險業務質量,促進財產保險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文春.淺談財產保險公司業務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12:151-152.
[2]趙桂芹,高奉玉,胡皓南.我國財產保險公司盈利模式的實證研究——基于杜邦分析方法[J].上海金融,2013,09:33-38+116.
[3]趙明浩.集約化管理專業化經營——財產保險企業轉變增長方式、實現質量效益發展的途徑選擇[J].中國金融,2010,05:50-51.
[4]周延禮.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質量和效益促進財產保險業又好又快發展[J].保險研究,2010,04:3-9.
[5]李春梅.淺析財產保險公司業務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國外資,2011,17:103.
[6]曾內耀.淺談財產保險公司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幾個關鍵過程的控制[J].貴州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5,04:30-32.
【淺析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識論文】相關文章:
工程量清單招投標淺析05-14
淺析電子證據論文04-28
民間美術特征淺析論文04-17
工商管理改革淺析論文11-05
淺析職稱論文發表的最佳時間08-09
淺析漢代雕塑藝術的寫意特征論文04-13
淺析張派京劇藝術論文05-24
淺析珍視生命,還教育以本真的論文06-08
淺析企業資金管理的重要性論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