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中歷史教學學習探討論文
內容提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也在不斷地的改革與創新,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展示出的功效更佳,該如何讓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即由被動學向主動學轉變,從而增強教學效果呢?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合作探究式學習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切實可行的方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也在不斷地的改革與創新,我的體會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群體發生了質的變化,二是新課程改革的迫切性。從一接觸新教材開始,我和很多教師一樣,認為雖然教材變了,所有的知識體系不同于以前了,但教法不會有多大的變化,但是經過三年歷史教學實踐下來,這些觀念徹底地改變了。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我們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也正悄悄地發生變化,借助電腦多媒體技術,過去課堂上“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教師唱獨角的狀況已大大改變,而且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展示出的功效是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信息量大,傳遞速度快,能使學生穿越時空的界限,走進“歷史叢林”中進行真情的體驗。可是,能做到這一點是否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呢?答案應該是不確定的。因為能否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不僅與教學手段的改進有關,更重要的因素是: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是否能積極、自主地參與。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在一次報告會上,把一只公雞抱上講臺,在周圍撒了些米,然后強按著公雞的頭讓它吃米,可是不管他怎么按,公雞就是不吃。當他松開手走開后,公雞卻主動而貪婪地啄起米來。而我們傳統教學中的“滿堂灌”,與陶老先生所表現的強讓公雞吃米可以說沒有本質的區別,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那么,作為歷史教師的我們,該如何讓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即由被動學向主動學轉變,從而增強教學效果呢?因此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更新教師教育觀念勢在必行。于是我與李中堯老師以——《高中歷史教學中合作式學習探索》作為研究課題展開研究,讓合作探究式學習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
一、合作探究式學習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式學習(cooperative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心理氣氛,大面積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并成為當代主流學派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為“近十年來最重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21世紀是信息社會,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學會與他人合作”已成為全球教學改革的四大支柱之一。《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鼓勵合作學習能促進學會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由此可見,國家對于合作學習非常重視。
“由于受到傳統的學校教育方式的影響,長期以來,學生的學習方式通常表現為被動的、接受性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已迫在眉睫,它關系到我們的教育質量,關系到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
合作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現行基礎教育課程的指導思想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同時“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各級人才奠定基礎”。從這個指導思想看,培養目標更多的體現于社會的需求,事實上,合作能力是當今社會所需求的各種人才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受到父母及長輩的寵愛,自我意識很強,希望別人以他為中心、尊重他的一切。他們的知識面廣,獨立思考能力強,反映迅速,膽量大,發言積極,他們所欠缺的是同伴間的合作能力。合作學習就是為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提供了一個有效平臺。
二、合作探究式學習的實踐
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是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培養學生多元化素質和適應多樣化新課程的必然途徑。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學歷史的興趣。為了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式的學習方式,我的嘗試以高二(1)班為課題研究的對象。選擇這個班有以下原因:一是大家對歷史課普遍不感興趣,歷史課上課堂氣氛活躍不起來,只是我一個人在前面唱獨角戲;二是1班人數比較少,結成小組便于管理。在與科代表協商后,我開始了我的探索之旅。歷史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既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必須選擇或設計一些具有可參與性、趣味性,并且易操作的小型學科活動,營造輕松、活躍、高效的課堂。通過這幾種教學方式,來實施課題研究。
1、“說一說”——交流型活動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說”的主角,而新課程要求學生主動學習,這就應讓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能夠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型活動在這方面效果顯著,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和思維能力,還能讓學生積累集體生活的經驗,形成團隊合作的意識,有助于發展學生尊重、寬容等健康的個性,發展學生的社會性,從而形成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討論是課堂最常用的活動方式。新課程下要更好地強化廣泛參與、成果共享。在討論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加強小組合作,讓學生感到集思廣益、交流共享才能共同提高。如學完人教版經濟史(II)第二單元后,我讓學生分組討論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要求每組綜合列出本組同學的觀點,看哪個小組列的最多、最有道理。小組成員為了本組能總結得更全面,結合教材,查閱資料,積極思考,為小組“獻計獻策”。并列展示各組成果后,再引導學生把所有成果進一步綜合歸納,最后完善的是所有同學思考的'結晶,因此也最為系統和深入。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獲得了合作的經驗,嘗到了合作學習的甘甜。
2、“比一比”——競賽型活動
競爭是激發創造性的重要途徑。在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能。為了增強實用性,競賽型活動的設計必須圍繞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結合不同課型和不同教學目的,設計成不同的形式。
針對史學爭鳴的觀點采用歷史辯論賽的形式。如: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洋務運動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等。為了彌補辯論形式的不足,擴大學生的參與面,以組為單位,課前讓小組自己分工搜集資料,組織辯手闡述自己的論點,在自由辯論的環節,雙方輪流發言,人人都是辯手,調動大部分同學的積極性。還可以設計一些細節,增強趣味性,如由學生事先自行制作獲勝方和最佳辯手的象征性獎品。這些紙做的王冠、幸運花環、泡沫雕刻等,在無形中鼓勵了學生的競爭、合作與交流,每次課堂辯論都十分激烈,得獎的備加珍惜,沒得到的立志下次奪回。
復習課和檢查課采用填圖、填空游戲或者趣味競賽的形式。如在一個階段的學習結束后,把本階段的知識設計成競賽題目,選擇、改錯、簡答題型多樣,賦以相應分值,由學生分組搶答,累積計分。這樣的活動與簡單的提問相比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填圖比賽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空間觀念。
3、“秀一秀”——展示型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假如學生對歷史課課前充滿期待,課上興致盎然,課后回味無窮,課堂效率自會倍增。展示型活動往往最能吸引學生,它的效果不只在于課上給學生以表現的舞臺,還在于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在于準備的過程中,學生收獲了更加豐富的歷史知識。
短劇表演:角色扮演既能重現歷史場景,又能讓學生獲得對歷史事物的直接體驗。如:在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巴黎和會”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自主學習,幫助學生提高分析能力,可把學生分成五個小組,讓他們去查找有關資料或錄像,然后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來扮演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日本等國的首腦和中國的代表。在這一系列活動過程中,學生已獲取了有效的信息,基本上掌握了巴黎和會上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的真實意圖,對和會召開的背景、會議的內容和實質及會議的影響都有了較深刻的理解。教師還可趁熱打鐵引導學生聯系中國近代史,進一步認識“弱國無外交”的歷史真諦,進一步體會到發展經濟,提升國家綜合國力的迫切性。學生展示了才能,收獲了自信,而相關的歷史知識被他們反復咀嚼、理解后,掌握自然更加深入。這節課的主要內容不再枯燥,而是變得有趣,學生也成了學習真正的主人。
合作式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這種巨大的無形的力量在改變著整個教育界,傳統的歷史教學也在隨之改變。但是在實施這種教育模式過程中在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
1、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個別同學的自制力差,影響整個小組的紀律和效率。比如在開展小組學習,小組的學生在一起討論,通過觀察就可以判斷某些學生在說與課堂無關的事情。
2、小組中對歷史不感興趣的學生積極參與度不高,合作面不夠廣。
總之,歷史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教育理想的過程,新學習方式的實施,還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在切實把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大膽探究創新,不斷的交流總結,這樣教學才會受到學生歡迎,才能為我國基礎教育的全面改革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合作學習》,馬蘭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中學歷史教學》
3、《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關于高中歷史教學學習探討論文】相關文章: